看着手里的鱼符袋子,玉藻带着自个儿的小心思问道:“要不也差人去请个女医来瞧瞧?”

穿针引好线,宝因微微垂头,继续绣着那几枝早已描好的兰花样子,语气十分平淡:“桃寿自个儿心里自然会有数,又哪用得着你来费这个心,我吩咐的事倒是不记得办,难为还记得别人。””

要郗氏真有什么事,福梅院的侍女自会去请女医,要是无事,也不用她巴巴差人去请了,反被郗氏说是居心不良,心里巴不得姑氏出事。

想起大娘子的事,玉藻恍然大悟的匆匆出了屋。

*

卯时未到,初为人妇的袁慈航早早就起了床,梳洗沐浴一番后,又按照在家时母亲所教的,侍奉丈夫更衣束冠。

随后跟着林卫铆去了西府。

到时,礼部赞者已在那儿等着。

自阶下接过漆盘,高举着进见礼进了屋,随后交给高堂之上的赞者,借着又饮下赞者代郗氏向她敬的甜酒。

她再以肉干和甜酒祭先人。

这些礼都行过后,郗氏才出来,桃寿则在旁小心搀扶着妇人的手。

赞礼者也端了只煮熟的小猪代新妇进献给姑氏。

袁慈航亦赶紧上前,站在妇人身边,执筷为她夹了小块猪肉,这表示从今日起便要开始履行孝养的职责。

郗氏吃了一小口,便放下了:“早些时日。”

袁慈航和林卫铆应下。

郗氏脸上笑着,精神却不好,似乎不大情愿的模样,礼行完就遣走了人。

出了福梅院,亲迎礼便算完成了,可林卫铆却变得有些不大自在了,昨夜是按照礼数的循规蹈矩,并不觉窘态,现在倒不知该和这位妻子说些什么,又深觉若什么都不说,只怕会叫人多想了去。

他在心里磕磕巴巴酝酿着,只说出句:“日后在府中若觉无趣,可去找大嫂,三姐、六姐也爱往大嫂那儿走。”

听到男子的声音,便无端想起昨夜,袁慈航满脸羞涩,点点头:“嫂嫂为我们忙活这么多,也该去答谢。”

听到“我们”二字,林卫铆怔住,随后笑着颔首。

他们已是合为一体的夫妻。

*

午间一股清风拂过,带来了几滴如蛛丝般的雨线。

坐在院子里洗自己衣裳的侍女伸手抹了把脸,然后抬头朝上望,这天竟又开始下起细雨丝来,风一吹,便四处飘去。

她放下木槌,胡乱把胰子塞进放脏衣服的盆里,端起来就走,寻了个遮雨的地继续洗。

刚从屋内侍奉出来的玉藻一下无事忙,只觉得无聊,四处张望之际,瞥见一个人影后,紧忙去搬了胡床来,坐在廊下,瞧着红鸢在拿那些落花和除掉的杂草编着花蓝子。

瞧上兴头,更是亲自上手。

那边守着院门的侍女刚打完两个哈欠,便有人来叩门。

打开门,只见是几个婆子聚在外面。

她们中年纪稍大的一个当了领头羊,开口询问:“我们是东府里的,大奶奶现在可在院里?”

东府的几个管事婆子今日起来,便把昨日拿出来的器物都抓紧归置入了库,赶着规定的时辰过来的。

侍女侧过身子,指了指回廊坐着的人:“这我不大清楚,您得去问问在屋里侍奉的那几个姐姐。”

进到院子,得了玉藻的一句“大奶奶在屋里呢,你们赶紧进去吧”,没听到有什么告诫的话,便知女子未因她们姗姗来迟而动怒生气。

这才放心的去了正屋。

掀起帘子,便是她们惯会的嬉皮笑脸:“大奶奶。”

听见动静,宝因捻着针线,刚落下一针,直到人进了屋,走到跟前,她神色才有松动:“我还差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