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藻也知道是关乎大娘子康健的,不敢怠慢,取掉缨络圈上坠着的明珠宝石,拿丝帕仔细包着,又将缨络圈归置好后,往门口拔脚离去,三两步就不见了人影。
乳母来时,整颗心亦是战战兢兢的。
今日不知怎么的,大娘子先是鼻子不大通气,睡着的时候,呼哧呼哧的,动静极大,后面更是打了几个错喉。
挑起帘子,进了屋,仆妇佝着胸脯,提着口气在喉咙里,不敢松:“大奶奶。”
宝因浅应了声,只问:“兕姐儿可好些?”
“倒是不打错喉了。”乳母答,“但呼气还有些不顺畅。”
“只忧心是风邪,今晚要仔细照看。”谢珍果儿时也是宝因照料的,也明白如今这天儿,最易染上些季节顽症,因而她闻言只淡淡颔首,“今夜要仔细照看着,还有,屋内凡是咳疾、出涕唾的,哪怕只是有个苗头,都不准再靠近兕姐儿,你们几个乳母自也得留神些。”
乳母连忙点头哈腰,见女子无事再问,自也不敢在这儿待着碍主子的眼,不等发话,自己便先开口退了出去。
正巧,红鸢也前后脚的端着漆盘进来了,长方的木盘上摆着腊兔、干鱼与肉酱、肉汤,说话时,脸上染着喜色:“大奶奶,这是铆二爷与铆二奶奶同牢礼的腊干,循礼各院都分了些。”
专奉茶水的侍女也马上端了盏进屋,侍立在旁。
瞧着那些肉,宝因执箸只夹了片腊兔,放入口中细嚼慢咽一番,随后漱口,用丝帕沾去水渍,淡淡吩咐:“夹几片出来放在这儿,剩下的你们都拿去分食了吧。”
原在抱着针线篮子理剩余丝线的玉藻赶紧上前帮忙,等红鸢几人都出去后,她也不再忙前面的活计,转身去外头打湿巾帕,进来递给女子,想起福寿院那边,说话倒也学聪明了些,拐着弯问道:“舅奶奶这次要待多久?可要叫人去收拾收拾?”
“我从东府回来,你可曾见我去过别的地儿?”宝因蹙眉拭去指间从箸上不小心染上的油污,抬眼睨了眼,便知晓这丫头话里藏着怎样的心思,垂眸淡言,“还得等爷回来,我问过才知道。”
玉藻接过帕子揣着:“大奶奶便不担心?”
前头自己说了那么多,可女子硬是半句都不曾应过。
宝因抚了抚膝上棉裙,而后弯腰伸手,拾过落在暖榻里边的竹简,垂头安静的看着:“太太身子有恙,我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差人去寻女医,再者,爷在那儿,自没有我忙活的去处。”
玉藻急得哎呀一声,顾及着女子那时的告诫,又不好明说,标致秀气的脸上顿时憋得通红,可搜刮尽脑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委婉的出来,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道:“娘家人来了,太太总会说些什么话的,万一...万一...”
“担心这些作甚?”宝因素来便不畏什么,或惧什么,此时亦是坦然自若,“你不也说连桃寿都探听不到,我又能问什么,难不成我问了,你便能告诉我其中内情?”又高举卷成柱状的竹简,作香烛,朝天微鞠躬,取笑道,“何时你也有这么大的本领了,改日替我问问太上老君,几时来接你去登仙,我好提前预备下供奉的果品。”
见女子脸上的笑与话里的轻快全然不似作假,玉藻的心虽放了下来,脸上却被说得臊起来,皱了皱鼻子,直接便走了。
待人离开,宝因敛起笑态,眉眼仍是平和。
这丫头不曾看到陆氏在东府时的事,听到福梅院那边的人说陆氏来了,郗氏又哭得昏天黑地,还请了他们大爷过去,自会误会。
可她瞧见了。
郗氏那模样,分明是在责怪陆氏这个弟媳什么,陆氏也任由打骂着,低头赔罪,想来是她娘家那边出了些什么事,瞒着这个阿姊。
这次来,便是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