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这张嘴要说:“俗语又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一瞧玉藻姐姐那日就没好好补过。”
玉藻这下是被说得彻底没话应了,只好伸手去扯她的耳朵,咬牙玩笑道:“亏得你牙尖嘴利,从哪学来的这些?”
“下雪不冷,融雪冷,这天是比往年要刺骨些。”李婆子笑着打断两人,“玉藻姑娘可得好好保暖。”
玉藻瞧炭火生得差不多,叫侍女赶紧端去大奶奶屋里,然后才开口接话:“我没什么要紧的,倒是有些担心大奶奶。”
历来天生异象,总有不好的事要发生。
李婆子的笑也渐渐收起,小声道:“大奶奶还没动静?”
临近妊娠的前一个月,便要搬到专门收拾布置出来的产室去睡,她们绥大奶奶是上月中旬搬去的,也快有月余的日子了。
玉藻摇头,她从前不曾见过谁是足月才生的,不禁担忧起来 :“阿婆,大奶奶这胎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到底是头胎。
“能有什么事?你经历少,知道的也少,所以才不知那足月产的多了去了,这样生的儿郎或女郎才壮实呢,不必操什么心,便能无病无灾的长大。”李婆子嗔怒的瞪了眼,“况且大奶奶身子骨好,怀上后也一直有走动,胎位也正,只怕生都不用费什么力气的。”
玉藻听后,瞬时便开心起来。
李婆子也不再与她闲聊,说了几句,便往产室去,只是安排得有些远,与正屋已不在同排屋舍,在西边那排,原也是住人的,比起正屋,更临近烧水的地方,生的时候也方便些。
出了游廊,淋了些雪,便到了。
三两侍儿在这处侍奉着。
李婆子上台阶进屋前,使劲搓着手,往掌心里哈了两口气,不敢让寒气跟着,走到门帘处,又跺了跺脚,把残留的雪雨抖落下来。
跨过矮槛入到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