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

林巧慧把红烧肉导入了砂锅里,盖上盖子温着,扭头说:“涨的太厉害了,好多人都说,不能这么涨下去。”

“你不知道,大家囤货成什么样子了。”

“秋桂婶五百袋盐,都能吃个几十年。周秋芬她奶奶,平时那个钱存的那个严实,根本舍不得花,结果跑到村委给她孙女打电话,说是她有五千块的私房钱,害怕涨价后,就不值钱了,让周秋芬给她买个好寿材回来。”

周渔都笑了:“好家伙,老太太存了这么多钱啊,看样子儿孙没少孝敬?”

林巧慧点点头:“那是,梅树村现在富裕,她三个儿子都能干,秋芬更能干,老太太人也好,对谁都和善,你给点他给点,大家都知道肯定钱不少,但没想到这么多。”

“彻底暴露了!”

“公司里也一样,种植户都问收购价涨多少,客户都问咱们能不能便宜点,反正吧,感觉都乱了。”

“让我说!”拿着锅铲的林巧慧女士最后总结,“甭管怎么样,赶紧安定下来吧。”

周渔就说:“快了,你就等着就行了。”

林巧慧立刻问:“你知道啊。”

周渔当然知道,可不能说,“我预测的,不过你别往外说,这种事没个准。”

主要是,这物价是涨定了的,她记得1988年,全国物价CPI上涨了将近19%,第二天同样涨了这么多。

囤货是会跟风的,这时候拦不住,好在梅树村的人买点东西,也不会伤筋动骨,只要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不会影响太大。

所以她就说:“我给四爷爷打个电话,让他们要买就买正规渠道的,好多地方都有劣质产品,闹得可厉害呢。”

因为物价涨,好多人都抢购,很多企业就把自己的库存拿出来了,库存的东西肯定就是滞销的,要是产多了还好,但也有很多是因为质量差。

譬如好多残次品的电器,本应该是减价销售的,但因为抢购居然都加价卖出去了,大家买回去一试根本不能用,又闹着要退货,弄得是沸沸扬扬。

林巧慧笑着说:“不用打了,老村长已经发话了,囤了四个月了,该买的也差不多了,家家户户就那么大的房子,总不能不住人住货吧,让大家别囤了,赶紧干活,菌种都涨价了。”

周渔点头:“对村里,四爷爷比我有办法。”

可周渔根本没想到的是,这还闹了个乌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