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 利民餐馆的草菇太受欢迎了, 她的工作时间又恰好是大家的吃饭时间, 等着她赶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根本没吃到。
她昨天还感叹呢,她最可爱的笔友小鱼儿寄这些信实在是稍微晚了一些,要是深秋或者初冬, 她一定要去野外杨树林榆树林看看, 摘一盘照着文章里做一做。
谁能想到,她刚刚感叹完, 居然就有卖平菇的了。
一车间的王大姐说:“我听着是,要不过去看看?”
赵师傅也点头:“去看看, 要是有就买点, 省的小孩们嘴馋, 天天要。”说完,还嗔怪地看了尤雪丽一眼,显然还是怪她没事儿读什么美食啊。
尤雪丽却并不觉得自己有错。
这个年代, 文坛空前繁荣,大家喜欢各种的诗歌小说美文,尤雪丽原先觉得自己这个“文盲”被排除在文学之外,她根本不感兴趣吗!
但是读了小鱼儿选的文章后,她发现她也有喜欢的文章的,她就喜欢这种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文章,谁能说这不是文学呢。
而且,效果也很显著,孩子们也喜欢呢!
她没搭理他们,大步向着家属院门口走去,没几步,就瞧见了一个挺显眼的菜摊。
两个篓子倒扣,上面放了一个木板,木板上放着的一排五个高粱杆编的篮子,篮子上盖的是蓝色面,白色底的小棉被,只有一个篮子敞开着口,里面露出的是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平菇。
那蘑菇可真水灵,灰色菌盖,不是那种傻大傻大的,不大不小,肉嘟嘟的,一瞧就很肥厚,鲜嫩得很。
蘑菇旁边,居然还放着一架少见的收录机,刚刚的叫卖声就是在磁带上录好播放的。
靠在收录机上的,是个木相框,里面是一张个体户证明,上面的经营范围,写的就是卖菜!
尤雪丽都讶异,什么时候南州个人可以卖菜了!不过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人家这么大胆的在这里摆摊,人家是正规的!
甚至,她下意识地扭头看向了旁边的蔬菜门市部,里面的店员就站在门口,冷冷地看着他们。
尤雪丽都有点畅快――你们终于有点危机感了吧。
实在是,化工厂门口的这家门市部售货员态度太差了,每次买菜明明是自己花钱,却像是欠了对方债务似的,让人心里不爽快。
而且,大家似乎都是一个反应,看到个体户证的时候,下意识去看门市部,这会儿,那边人的脸都臭了!甩了帘子,扭头进屋去了。
倒是蘑菇摊这边,摆摊子的是三位女同志,两位岁数大的看起来有四十多岁了,长得很是面善。年轻的那个可是真漂亮,明明只是穿着普通的蓝色外套,但就是吸引人眼光,不少人都在看她。
这会儿,年轻的一位正把一个小篮子拿了出来,将上面的盖布掀开,尤雪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中午刚念过的干煸平菇吗!?
收录机仿佛在回答她的疑问:“干煸平菇免费品尝……”
后面好像还有什么词,自家种的新鲜蘑菇,早上刚采摘之类的,尤雪丽已经记不住了,她眼里就只有干煸平菇了。
虽然这么冷的天,她还带着围巾,味道不可能飘过来,但她觉得,她闻到了,是好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