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看山忍不住就在心里琢磨:一是要抢英语人才,82年周渔从广交会回来,将带去的翻译全部招聘了,那会儿大家都觉得周渔是闲的没事干,开超市就应该要管理会计,开日化厂就应该要化工人才,找英语专业干什么?他们连广交会都不能参加!
他现在知道了,人家是高瞻远瞩,你看,这不止是省事儿,这是挣钱呢!
第二是有销量的情况下,一定要加生产线,他们厂的柠檬薄荷香皂已经签出去了500万块,而他们最多能再分出来100万块――他们的产能有限,而且在这样大的竞争下,外贸虽重要,但内贸必须得跟上,不可能为了外贸挪走内贸的产能!
而且,有些厂可以将生产任务分配同省的兄弟厂,南河日化则不行,全省水平差不多的只有个南州肥皂厂,那是跟着华美日化穿一条裤子的,肯定不会帮他们加工!
这可太可惜了!
其实不止是他,这里面除了刚刚设备升级过的海市日化,就连京市日化都有些隐约后悔――谁能想到,日化在外贸上,有朝一日能卖的这么好呢!
所以,一时间,除了不停地讨论签合同――这会儿因为产能有限,大家的策略就不一样了,有人选择深耕一个市场,譬如说藻溪日化厂就决定只卖给澳大利亚和日本,因为这两地本身就有使用羊乳皂的传统。
但大部分厂家的产品,特色没有那么鲜明,在刚开始兴奋过后,自然就考虑到了持续性的问题――他们更适合广撒网。
所以,在乱了一阵子后,在外贸员的加入后,渐渐地,整个日化展区虽然热闹,却不那么燥了,声量降到了正常范围,大家都忙碌起来,自然,成绩也就一点点出来了。
第一个谈完的是美国采购商琼斯。
秘书方媛兴冲冲地敲响了常云副部长的办公室,兴奋地汇报说:“常部长,日化展区正式进入了疯狂订购!截止目前,已经与美国采购商琼斯签订了共计336万美元的合同。其中,华美日化签出的最多,共计240万美元。京市日化签出了36万美元……”
第二个谈完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澳大利亚采购商共与12家工厂签订了共计159万美元的采购合同,其中最多的是藻溪日化厂,采购84万美元。排名第二的华美日化,订购了38万美元……”
渐渐地,一个个采购合同交了上来,而采购的金额也越来越大。
一开始,日化去年秋交会的成交额不超过100万美元,而且这个数据多年没有太大的波动,不过因为华美日化的加入,今年他们其实是涨了期待值的,认为如果可以达到200万美元,就已经很不错了。
结果他们来了个君子之约,跟外商们僵持上了,当时有人找常云提出意见,也是因为觉得这么僵持下去,别说200万,100万都是困难。
但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一天,在大家以为已经没有希望的最后一刻,一切都改变了。
几个组委会的领导都聚在一起,不过大家不好往日化区转悠,这时候过去就是添乱呢。他们都在会议室里转悠――如果有人比较过的话,也挺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的。
不过,前几天日化区是忐忑不安的,而他们则是充满着希望的。
美国的一出来,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今年日化行业成交后难不成要破500?”
这个可是翻了五倍,绝对是大进步了。
结果呢,没说多久,澳大利亚的就过来了,他们虽然国家不小,但采购的东西一向不算特别多,哪里想到,他们一出手就是100多万,这直接将成交额加到了495万,后面还有好多采购商呢,所有顿时都明白了――破500打不住了!
到底是多少?
每个人都在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