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美就可以看出来,;来自梅树村的数据,很多人买颜美回去试了试后,洗面奶的复购比较多,但沐浴露和牙膏发现也就那样后,就没人再花高价买了,这批人分化成两种:要不冲友谊商店里的最贵的进口货,要不直接凝脂皂搞定。

当然,这法子如果是上辈子用,有点治标不治本,人家就是进口的,谁不知道进口的东西好?你这边评定的再严格,也比不上。

但现在就不同了,这也归功于这半年多,大家跟老驴拉磨一样的疯狂扩张――为了脱颖而出,是开足了马力,将夏国人的工匠精神彻底发挥了出来,不止卷质量,还要绞尽脑汁卷种类,卷创意,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

如今整个日化市场一片繁华,可选择的品牌种类上百,而且个顶个的会打广告,徐一骏的广告公司如今生意好的租了一栋楼。

原先外资进来,外来的和尚,种类多,广告也多,如今所有招式都让周渔使尽了,顾客们免疫了,他们自然没了碾压的气势。

所以周渔的结论是:“我的想法是,我们得有个闭门理论,这是争夺行业内的话语权,我们根本就不用规定他们什么时候能进入。他们如果非想进入评定会的大门,就要拿出他们的诚意来自己来敲门!”

第108章

周渔这个想法, 其实根本不是自创的,而是跟着美国学的,他们不就喜欢搞同盟, 排斥夏国进入吗。

那夏国人日化产品质量评定会, 为什么要允许他们加入呢?

当然,这些是无法跟侯显明他们说的, 不过好在,经过了老祖宗上千年熏陶的夏国人,对这招背后的意义都明白得很,周渔一出口, 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中间的不同。

无论是直接邀请还是一年两年, 其实都是预设了条件――我们欢迎你, 早晚都让你进入。

这是一种敞开的态度,展现的是夏国人一向的以和为贵的态度, 但是,我们总觉得对方是外国人,要友善, 要宽厚, 但实际对方是这样吗?

不是的,百年前他们不是这样, 如今但凡参加过广交会的,都心知肚明, 对方是怎样压价的。

人家不讲友情, 只讲利益。你不设条件, 对方只会得寸进尺。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纯粹一点,只讲利益呢。抱成一团就是比一盘散沙更有凝聚力, 更能抗衡,更有利益。

当然也有人有点担心,襄阳日化的厂长刘海玉就说:“我倒不是觉得不行,就是怕跟政策相悖,国家这两年大力引进外资,也是为了提高行业水准,我们这样,是不是对着干呢。”

周渔的回答是:“既然如此,我们的评定会并不会影响什么。如果他们足够强大,那他们就不会惧怕我们抱团,如果他们不够强大,如何来提高我们的行业水准。”

周渔这话说的颇有杀气!

但不得不说,道理就是如此,这事儿自然就这么定下了。

当然这事儿不可能不上报到日化局,梅若雪那里自然也收到了不少的反馈,有人认为这是好事:“市场经济是什么,就是自由的。周渔说的对,谁的本事大,谁就能发声,做不到,那只能说明他们不够强。”

当然也有人担忧:“这不是一个礼仪之邦应该干的事情。”“这样的闭塞,不是排外行径吗?怎么可能进步呢?”

而且后者的声音也不少,梅若雪全都压了下来,她这里没反应,自然有人要往上再反应。

梅若雪站在轻工业部部长面前,将侯显明交上来的会议记录拿了出来,放在了部长面前,说道:“我赞同周渔的观点,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自古以来练兵,都得有来有回,一味的碾压,只会让人恐惧,让人胆怯,让人无望,从心里到身体输的一塌糊涂,最终完全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