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文章,我闺女字漂亮,我们报个名。”

“我儿子写的也不错,也报名!”

“我们家妮妮九岁了,但书写从来都是满分,能报个名吗?”

周渔耳朵都快被震聋了,连忙说:“写得好的晚饭后都来,纸笔我出!”

等到了晚上七点,周渔家就被半大孩子们攻陷了,不过她很快发现了周朵的用处――她对这些孩子们太了解了,直接帮着预审了。

“周小武,你凑进来干什么,你那字跟狗爬的似的,你不行!”

“周二文,你姐呢,让你姐也来,她写的漂亮!”

周渔乐的清闲,将挑出来的五篇文章放在了周朵跟前,要求一篇抄八遍,就隐身了。

晚上九点,周渔收到了整整齐齐的四十篇文章,还有一长溜名单,周朵扑闪着她的大眼睛求表扬:“姐,我都弄好了。”

周渔奖励她一个香吻,让周朵羞的不得了,美滋滋地跑开了。

第二天,周渔去送蘑菇和寄信,就在报刊亭里看到了新一期的《南州晚报》,上面就有她的那篇小文章。

随后几天,姜桂香每天都跟她说卖疯了,“好多人慕名而来,一天九盘,中午就卖没了,下午来的客人总是不高兴,都抗议了,我们就变成了中午五盘,下午四盘。”

“周渔,草菇能加大供应量吗?”

周渔产能就那些,肯定供不上,只能拒绝,让姜桂香遗憾了很久,还问周渔呢:“你需要啥,我提供,你快点种啊!”

周渔也着急,堆料一发酵好,周渔就将平菇移到了那边,家里则全部种上了草菇,只是农作物不似工业品,流水线可以哗啦啦生产,农作物就算再急需,也是需要时间生长的,只能慢慢等着。

就是没想到,12月的一天,周渔送了蘑菇刚回村,就被村长的大儿媳妇秦月书给拽住了,秦月书小声说:“市蔬菜公司带着小王庄的人突然来了,就在我家坐着呢,说是要跟你交流种蘑菇的经验。我公爹说他们这是想学冬天种蘑菇的技术,他拦着,让你先别回村。”

第15章

老村长的意思很明显, 周渔就是靠养蘑菇的技术卖钱的,如果真的交流出去了,她刚开始的生意也就断了, 自然, 梅树村想要跟着致富的可能也就没了。

他不允许这事儿发生。

当然,他没想让周渔掺和这事儿, 他要自己拒绝了。

不止秦月书在这里等,他丈夫在村里的另一条路口也等着呢,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她连旁边村民家都没敢进去, 就怕错过了人。

这会儿她冻得鼻涕都快出来了, 用僵冷的手推推周渔:“别愣着, 我跟你一起去外面逛逛吧。”

周渔倒也没有强出头的意思,不知道对方根底和来意, 现在跑出去,事情就没了缓和之地了。她点点头,跟着秦月书往外走, 顺便问问她今天的事儿。

只是没走几步, 就听见有人打着锣鼓叫:“来人啊。有人闯菇房了!来人啊!”

这是秋桂婶!

前几天周渔就将培养料和平菇菌种移到了村委这边,这两天已经种上了。周渔家一共三个女人, 自然不适合守夜,她和老村长商量了一下, 要找个人帮忙干活外加看护。

周渔话也说在了前面:“来这里帮忙可不止是看着, 还得帮我照顾蘑菇, 也就是说,怎么种,用什么药, 怎么保持湿度温度,都是要教的。”

这不就是要教会冬季种菇的技巧吗?

老村长当时就慎重了,问周渔:“你咋想的,这都是你养蘑菇的关键,告诉了你可就没秘密了。”

周渔本身就不是想只靠种蘑菇致富,那这也太慢了,她的日化厂不知道多久才能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