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自己家,接他们算什么?”

那个混蛋说:“为了你们,我连爸妈都不能认,我已经受够了。”

吴老太才知道,原来人家早就知道爸妈是谁,原来巴心巴肺养了几十年,她也没焐热养子的心。

可偏偏,她一个没了丈夫的老太太,又能怎样呢。她从自家的三间正房被赶到了四处透风的柴房住,浑身被打的疼的动不了,饭也没有给,似乎只有等死一条路了。

可她真是不甘心啊,她吴玉梅当初也当过民兵,做过妇女主任,她活的从不窝囊,怎么能就这么死了呢。

这会儿,她听见了隔壁的小闺女莱花正在大声的朗读――“我以为,如果你在困境中,不妨学学我,梅树村一定会帮你的,就像是当初,我拉着板车上的父母,到了梅树村口的那个凌晨五点,他们没有呵斥我,而是给我了饭。”

饭,她需要饭啊!

她几乎是费劲了力气从床上爬了下来,弓着腰忍着疼痛的肺腑,一步步挪了出去,她问莱花:“你念得啥,给奶奶仔细讲讲行吗?”

几乎是同时,梅树村的四个商场,外加叶景天他们17家代理店,被电话,信件和到访的人们淹没了。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我农村的,可以吗?”“我岁数不小了可以吗?”“我没文化可以吗?”……

梅树村的回答是:“年龄、性别、户口都不重要!”

而周渔则接到了不少熟人们的电话,譬如西山省贸易团进出口处处长吴浩远。

他对周渔说:“周总啊,你们那位褚伟民同志的事迹很感人,你们梅树村的帮扶活动是什么章程?只有南州有吗?省外有计划吗?”

第94章

梅树村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拓展组去年招聘的时候, 就已经扩张过了,不过依旧觉得人手紧张。

一个真实的故事,要远比数字更激励人心, 镜头中, 记者笔下,那个孝顺的不怕苦累的拉着板车拿着肥皂售卖的褚伟民, 已经成为了大家精神上的动力――他都这么苦了,他都可以,我也能行!

更何况,还有新闻中报道的, 卖肥皂平均三十六块五的工资, 榜样的激励, 可预期的收获,几乎可以让所有没有工作的人疯狂。

可以这么说, 梅树村的所有的商场、门店、代理店都专门开辟出了位置,配有专门人员接待这些从天南海北来的求助者。

安省的齐瑞华也在自己的代理店面专门开辟了个地方――过年的时候,班长叶景天联系到了梅树村的总经理周渔, 带着他们都成为梅树村的代理店面, 售卖天成服饰的服装,赚的盆满钵满。

等着一出正月, 班长就一边再次跟周渔联系,签署了其他产品的代理, 一边给他们开了个电报会议, 告诉他们:“梅树村的东西挣钱, 咱们赶了个好机会,就要抓住。代理的东西多了,不能跟咱们自己的货物混在一起, 必须分成两个店铺。省的出了问题,说不清楚。”

班长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所以,看了电报当天下午,齐瑞华就去将旁边的铺子租下来了,回了三个字:“已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