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就说:“那就再等等,你帮我再找找。”

李晓明点点头,至于周渔为什么想做日化,他没问,但他认为,周渔对日化有很不错的见解,她来做,反倒是好事,所以也愿意帮忙。

周渔惦记着南州肥皂厂的事儿,多问了一句:“南州肥皂厂最近很出名啊。”

李晓明点头:“毕竟是国家日报报道的模范,不少经营有问题的厂子都想请教,听说是很受欢迎。但我们在海市,离得太远了,具体情况也不知道。”

周渔就没再问什么了。

到了火车站,李晓明他们和周渔并不乘坐一趟火车,大家就此分开,各自乘车回家。跟来的时候一样,因为是提前订票,所以大家都凑在了一个车厢。

不过跟来的时候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会儿周渔可是香饽饽,就算有人悄悄地议论她,那也是说好话的,再没有觉得她不行了!

周渔没管这事儿,睡了整整一路。

事实上,他们商情组的人都这么睡的,实在是太累了,参展企业最多是五天,他们可是连头带尾整整忙了20天,用于芳菲的话说:“见识涨了,能力强了,体重降了,黑眼圈下不去了。”

到了进了南河,周渔才歇过来,车子是从肃南进的南河省,这里停靠十五分钟。

车一停下,大家都动了起来,肃南的同事们要下车,其他同事终于到了家乡,吃了好多天的外地饭菜,谁不想吃点合口味的。

这会儿站台上都是挎着篮子卖自家吃食的小商贩,于芳菲问周渔:“周总,下去溜达溜达?买点午饭?”

到省会还有三四个小时呢。

周渔点点头也站了起来,拜托别人看包后,跟着人群下了车,顿时,冷冽的空气扑入了鼻腔中――这已经是十月底了,在粤东,这会儿天气不冷不热,没有丝毫寒冷的感觉,但是在南河,已经开始大降温了。

狠狠地吸了两口冷空气,浑浑噩噩的脑子立时就清醒起来,周渔抬头看看,如今小贩身边都围着不少人,她听见有人喊:“包子馅饼!”还有人喊:“炒米炒饭!”

这真是繁荣起来了,一年前她从南州去省会,站台上还没小贩呢。不过最吸引她的,居然是有人喊:“炸蘑菇!香喷喷酥脆脆的油炸平菇!”

这可是肃南,居然有油炸平菇了!

几乎都不用商量,周渔就冲着于芳菲说:“看看去!”于芳菲也兴奋的点了头,要知道,梅树村起家就是靠着蘑菇,如今他们的小门市部还承担着蘑菇批发的功能呢。

两个人靠了过去,这会儿围上的人可不少,周渔听着还有其他省的口音:“蘑菇还能也油炸?”“冬天蘑菇就不便宜,加上油,这多少钱啊?”

卖油炸蘑菇的是个大姐,笑着说:“三毛钱一份,一份是一两蘑菇加上一个自家烙的大饼,给您刷上自己炒的酱,您愿意就着吃,也行。愿意卷着吃也好吃。”

油炸的东西肯定香喷喷酥脆脆,这么一搭配,不用猜味道就不错。而且三毛钱不算便宜也不算太贵,问的人就说:“那就来一份吃个新鲜!这是南河的特色菜吗?”

大娘笑着说:“这倒不是,不过,你也就在南河能吃到。这蘑菇是我们南河南州产的,肃南也是这个月才卖过来,价格比省外便宜多了,别的地儿这个价格可拿不到。”

周渔想到:肃南的门市部是这个月刚开业的,应该是因为这个,才能拿到便宜蘑菇。

大娘麻利地拿出了一张饼,问清楚要夹着吃后,将一份炸蘑菇放在里面,还刷了一层酱料,然后一卷,一个卷饼就做好了,用油纸包着,递给了对方。

对方也不客气,干脆咬了一口,嚼了两下就竖起了大拇指,“味道不错,真又酥又脆又香,加上你这酱料,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