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慧这会儿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正在大门口坐立不安地等着呢,她俩从早上就出了门,这会儿天都擦黑了还不回来,又加上这俩孩子都长得好看,她有点担心和后悔,不该让她俩自己去的。

周渔和周朵老远就瞧见了大门口灯下那一抹身影,周朵已经激动了:“妈在等咱们!姐我先过去!”

她突然就加了速,往那边跑了起来:“妈!”

已经空了的篓子不停地被甩开又被带子拉回来,打在她的屁股上,让这丫头跑得一顿一顿的,可也没让她减速。

周渔没跑,但她不知不觉嘴角也勾了起来。

记忆里,他们家刚开始也是住着这样的小平房,妈妈也是喜欢在门口等着他们,即便那会儿为了省钱爸妈吃完饭就关灯出去遛弯,但家门口也拉了一根电线,安了一盏这样昏黄的灯。

爸爸加工回来,妈妈工作回家,还有她下学回家,虽然离着很远,但瞧见那温暖的灯光,就知道到家了,家里有人等你呢。

周渔过去的时候,周朵正压低了声音叽叽喳喳跟林巧慧说今天的事情,母女俩也没往屋子里走,而是依旧站在门口等周渔。

瞧着那张跟妈妈一样的脸,周渔很认真地喊了一声妈。

林巧慧这会儿正讶异,早上周渔拿着蘑菇去卖,周朵也跟着摘了一堆菜去,她以为不值几个钱的,村里谁家菜园没菜?给别人都不要的。

哪里想到,居然卖了两块五!

丈夫在的时候,他们一年拼死拼活也就挣个一百多块。

卖菜这么挣钱?!

她扭头就看向了大闺女,真的吗?

周渔点点头:“是真的。”

一句话就让林巧慧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过周渔接着说,“这里面有原因的。”她进了门,瞧着林巧慧拉死了那盏昏黄的小灯,把门关了,这才说:“里面有将近两斤蘑菇,那个五毛一斤,是最贵的,普通菜就这么大的篓子,一个成人也就背过去二十来斤,去掉来回的路费,一天能挣个一块多。”

这也不少!

周渔接着说,“今年的菜价也贵,京市报纸上都登了,很多菜翻倍的涨价,这才卖上价的。往年里,是不可能的。”

“还有我瞧着,虽然改革开放了,都分田到户了,可敢动起来的很少。这是胆大的人才能赚的钱。”

林巧慧不由点头:“也是,你看隔壁石头村那个严华,从79年开始就拉着牛车给县里各工程队运东西,周边村里有牛的不止一家,没人敢干。这才两年,他已经买上拖拉机了。但我瞧着,就这么大的利,周边也就上林村的老胡,赶着牛动了起来。”

就是这个道理。

只是让周渔讶异的是,没等她动员呢,林巧慧已经开了口:“菜园里蔬菜还有不少,既然能挣钱,那就都卖了!”

果然是养出周朵这样小财迷的人!

周渔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她还给出主意,“这两天先摸摸路,以后可以叫上跟你关系好的阿姨一起去,或者把菜收上来,去卖赚个差价。”

天天出门肯定瞒不住,更何况,这都九月下旬了,到了十月中旬天一凉,菜园里什么都没有了,露天菜也就挣这几天。

但一来村里人不错,二来母女三人在村里也需要势力,不被人欺负,三来蘑菇大批量养殖,她需要销售人员,周渔这是为以后打基础。

更何况,南州太大了,不止化工厂,还有纺织厂,机械厂,肥皂厂,酿造厂等等,他们一个村敢于去卖菜的才几个,不怕抢生意。

林巧慧点头应了好。

一家人都想赚钱,又有了赚钱的机会,自然是喜气洋洋的,即便林巧慧知道两块多钱都花了,她也没说什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