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沈越抿了抿唇,皱起眉来,有些恼:“谁啊?”

牛氏道:“是衙门里的差爷。”

周梨讶然:“差爷?差爷怎么上家里找你了?”

沈越答应着门外:“就来就来。”

周梨从沈越身上下来,沈越理了理衣衫,就向门口走去,可走了几步后又倒了回来,趴到床上就在周梨脸颊上啄了一口,笑意深深:“等我回来。”

周梨推他:“哎呀,你快去吧。”

沈越走出房间门,因为周梨还在床上,便把门带了过来。走到门口,果然看见一名官差打扮的中年男子。沈越上前一礼:“不知官爷找在下何事?”

官差还了礼,紧接着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牙牌,和一封官府文书:“沈解元,在下此次前来,乃是奉命来接您去京都赶考的。”

沈越有些吃惊,接过牙牌来看了看,确认了来人身份,又将那文书接过来,展开一看,原来今年春便要恢复会考。会考已经停了两年,如今重新恢复,朝廷体恤,特地命各地官府亲派舟车集中将举子们护送入京。

沈越对此倒不觉得太惊讶,因为从前也有这样的先例。尤其是那些偏远之地,也许七八十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因此但凡中举,当地官府都相当重视,必定亲派人护送参加春闱。

那官差道:“官船已在省城长江边候着了,正月初十便起锚,甜水镇距离省城至少有一日半的路程,是以至少明日一早就要走,沈解元今日可在家中收拾细软。”

沈越应道:“圣上仁德,在下岂敢不从,明日一早,在下便打马去衙门与官爷汇合。”

官差再度向他一礼,骑马回去了。

周梨早整理好身上的衣裳起来了,这会子站在洞开的窗边,一双眼莹莹地望着他:“明早就要去京都了吗?”

沈越知道她听到了,点头:“嗯。”声音闷闷的。

周梨道:“那我现在就帮你收拾行礼,免得天黑了看不见,你明早就得走,那时收拾又来不及。”

说着,就朝柜子走去,将里头的一应衣服都抱到了床上,一件一件的挑拣:

“这件兔绒的袄子你得带上,现在天气还很冷,还有这件,是新棉花做的芯子,暖和,还有这个、这个和这个,哦,你到京都考试时,大抵是春天了,还得带些春衫,你回程时应该是酷夏吧,那还得带些薄衫……”她一边絮叨,一边理着。

沈越站在她身后,目光随着她的身影移动。

“啊!听说北边天气干燥,手和脸很容易起冰口,等等,我给你装一盒木兰膏,每日晨起涂一层在脸和手上,就不会皴了。”

说着,就跑去梳妆台边,拉开抽屉翻来覆去找一阵,等找到一只白瓷小罐,又跑回来,塞进包袱里。

然后又停下来想:“对了,你的书,听说去京都,得从省城坐船顺流而下,到了苏杭又得沿着运河北上,一路上都在船上,估计会挺无聊,得多带些书。”

她兀自跑到书架前:“你们会考都看些什么?《诗经》?《史记》?《春秋》?”

沈越跟过去,立在她身后:“阿梨。”半晌没说话,一开口却发现喉咙像吞了一把沙似的发涩,声音也哑了。

周梨继续捡着书:“啊?”

沈越抬手,将她手里的书接过来,放回书架上:“不用带这么多东西,只身在外,一切从简。”

只身在外……周梨垂下头,眼眶一热。她忍着不使泪珠儿掉下来,免得临到离别给沈越添堵。

沈越放好了书,又捏住她的双肩,轻声道:“会考大概在三月初,咱们离京都远,进京后又要适应数日,是以最近就得走,今次朝廷特意派人来接我,我也只好跟着那位官爷去,放榜大约在六七月,我看了榜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