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小孩子,离别带来的难过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才几天而已,玖儿已经完全适应小老虎不在身边的生活了。
七月底,离中秋节的日子也很近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老皇帝已经在打算要不要召回几个远在封地的儿子回京过中秋节了。
今年也不例外。
“福泉啊,你说今年的中秋宴,朕要不要让远在封地的端王景王和离王带着家眷回京城?”
老皇帝捧着茶杯,幽幽地问着站在桌旁研墨的福泉公公。
福泉公公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地回答。
“回皇上,往年的中秋宴,您都让三位王爷回京城了,今年......今年应该也不例外吧?
毕竟中秋宴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老皇帝喝了口茶水,微眯着双眸,“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今年才过了这么几个月的时间,朕就死了两个儿子。
而且两个儿子的死都跟康王有关,福泉,你说,康王是不是变了?
以往的康王明明是被算计的那个,但现在他居然有能耐把恭王和宁王都算计死了。”
福泉公公心里有些无语。
什么叫康王把恭王和宁王算计死?
难道不是恭王和宁王先算计康王的吗?
康王只不过是反抗而已。
再说了,恭王和宁王做的那些足以让他们自己被砍头的事,不都是他们自己做的吗?
难不成是康王逼着他们做的?
皇上本就不爱这几个儿子,恭王和宁王的死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值得伤心的事儿。
甚至皇上还把康王当成个靶子,让几个王爷互相争斗。
怎么现在皇上倒表现出一副死了儿子不高兴的样子了?
还觉得康王变厉害了,能把恭王和宁王算计死了?
就算是个再懦弱的人被当成个靶子被人欺负,也迟早会支棱起来的吧。
福泉公公心中腹诽,但也不敢说出来。
他想了想,斟酌着组织语言,“皇上,老奴不敢妄加议论康王爷是否变了。
但老奴觉着,康王一向脾气很好,基本上没听说康王和谁有过什么矛盾。
可能是恭王爷和宁王爷对康王爷的算计已经牵扯到了康王爷的家人了,康王爷这才生气反抗的吧。”
老皇帝闻言,咂咂嘴,“这样吗?听着也有几分道理,看来康王的软肋还是他的妻儿啊。
如今常驻在京城中的王爷也只剩下康王和安王了,这两人的关系不错。
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这让朕倒是觉得有些无趣了,那不如还是让端王景王和离王先带着家眷回京吧。
人多一点才热闹,好戏才能展开,福泉你说是吧?”
福泉公公低着头,“皇上说的是。”
老皇帝那双浑浊的眼眸里充满了算计,他哼起了小曲,心情不错地提笔开始写召回端王景王和离王的信。
八月初,康王派出去调查端王景王和离王情况的暗卫传来了消息。
三人在封地的地位和土皇帝差不多,端王和景王隐藏得挺深,光从表面是很难看出来他们是否有野心的。
但私下仔细调查就能发现这两人在拉拢民心,拉拢封地当地的官员。
而另一个离王,不知是因为年纪还不算太大,有些藏不住心思。
离王今年二十五岁,已经娶妻生子了,但他们一家人在封地百姓口中的名声都不是太好。
尤其是离王妃,那是相当地嚣张跋扈。
离王光明正大地招揽门客,并且出银子和当地的商人合作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