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不多时日,繁重公务缠身,宁轩就把这小插曲抛之脑后了。

当时是,宁轩还只是个不大不小的五品杭州知府,全然不知这奇怪的老头就是当今世上说句话整个朝堂都要抖三抖镇国大将军。

宁轩阅历不够,脸皮子的功底还不够深厚,过后好多年回想起来,咬牙切齿,暗叹自己还是太天真。

作者有话要说:希望大家捧场啦啦啦~~~~{>-<},新作,求大大评论捏

☆、丞相

大商帝国,京都大城,南江相绕,峨山东立.接南陇,连西野肥沃之地.四通八达,店铺如林,繁华喧嚣.至明德帝继位以来,以史为鉴,亲贤臣,恤黎民.振朝纲,天下大治,国泰明安,乃开创一代盛世.

泱泱大国,几多繁华:华府林立,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货物繁杂,琳琅满目。皇宫紫禁城位于京城中央,璀璨阳光下,金碧辉煌,巍峨壮观。

京城达官显贵巨多,却一直是是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梦寐之地.原因无他,凡大商帝国之人,不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而今人才辈出的时代,独立于群峰之巅,俯瞰世间天才,公认的神一样的人物就在京城,堂堂天子面前的大红人,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自21岁调入京城以来,凭借鬼神莫测的惊人才华,过人的眼力与定力,以一种绝对强劲的气势直接打进了朝堂高层.在被打击得外焦里嫩目瞪口呆的大臣眼前堂而皇之的坐上了丞相之位,畏之可怕之至.

至此,民间众口乐道,话题也渐渐从皇帝与后宫佳丽之间浪漫悲情并存的旖旎艳事,转到了峻拔飘逸,卓尔不凡,年纪轻轻已然身居高位,最重要的是还未婚配的丞相大人身上.

四年来,原以为年纪轻轻难当重担的少年丞相,却坐得比谁都稳当,深受皇帝信任.少年丞相上任后便以雷厉风行之势整顿朝纲,肃清朝廷弥乱还以清明,改革科举,杜绝私通假作之流.科考学子尽欢呼,朝廷更是一番新气象.之后接二连三的完成了诸多繁杂艰巨的任务,惊得众大臣目瞪口呆。又以其性格孤高冷傲,完全不谙官场套路,从不与人交好,手段极度凌厉可怕,好在恩怨分明,荣登满朝文武最不想招惹的人!不多时少年丞相声名大振.再后来一些就鲜为人知了,像近日里发生的事先宫里流传一通后,民间流传到了说书人口中就变成了--

“话说,当日百官逼宫,联名上书,对抗英明神武丞相大人。当时的场景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风起云涌,直袭皇宫金銮殿。文武百官据理力争,引经据典,罗列出丞相大人足足九条大罪!”说书的两眼一瞪,恶狠狠的说“那可是诛九族的重罪啊!”然后别有深意的停下了。

“你倒是快说啊,后来怎么了,难道。。。。难道出事啦?”一大汉抹了把汗,目似铜铃。

顿时有人怒道怒道:“乌鸦嘴,乱说什么啊,丞相大人谪仙之人,有大智慧,哪是如此简单就被打倒的啊!”

说书人面色低沉,接着道:“总所周知,皇帝陛下与丞相大人可是莫逆之交,温文尔雅的陛下最终大怒,但文武百官以平南王为首,而平南王又是先皇的弟弟,皇帝陛下的亲叔叔,老王爷声泪俱下的抨击丞相的种种恶习,说其骄奢淫逸,狂妄无礼,有谋朝篡位之嫌。。。。百官唯其马首是瞻,纷纷附和。陛下尊孝道不忍多语,多有犹豫,众大臣见势愈加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眼看大势已去,乌云聚集暗雷滚滚,鸟静虫息猿哀鸣,当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扫视底下人或急切,或愤怒,或焦虑的模样,面露严肃之色道:“皇上无尽哀伤叹息,百官正待露出喜色之时,丞相大人终于,出现了!像熄了火一样,喧闹吵杂的大殿顿时鸦雀无声,看着他一步步地走到殿前来,行了礼,恍若漫步自家后花园。扭过头来就对着众人,眼睛那么一扫,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