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的姬苏无邪的很,叫武帝一团怒火生生憋在胸口发不出咽不下,只能狠狠抱着儿子轻抽屁股捏着脸皮子亲一阵欺负一番再睡到快醒时装作无事的离开。
姬苏因为被点了睡穴,全不知道渣爹晚上不要脸的来抢自己的被子和床,摆明了不肯低头的态度,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
于淳廷几乎叫这两人给逗得憋出内伤,心里更觉得儿子简直像足了自己,外表有欺骗性,可骨子里流的是姬氏头可断血可流的不屈于人只跪折天地的血。
便连朝中都知道菊花宴后不知何因武帝与太子之间发生了龌龊,父子冷战了起来。
俱因武帝一直板着脸身上散发着比寒冬腊月还冷的气息,连和颜相待的两相都再无特殊对待,一视同仁的冻得朝臣们恨不得穿了羽绒衣裤上朝或请病假躲开公事,有关系的拉拉扯扯着寻人问话才知天家父子生了间隙,太子不愿低头认错才造就了武帝每天低气压随时要降雷暴雨的心情。
可武帝不听劝啊,一听到太子连谏言士大夫都要拿着手边的东西砸,谁还敢再劝?然而总这么下去并不是个事儿,朝臣们改道求见太子,太子偏也一律不见,连年轻的朝臣们几乎都快愁秃了顶,个个都在想是不是提早写个辞官奏折做后路。
好在九月二十八这天四位先生们散了朝等着宋邑相几人,一起寻了大昭湖阁吃了顿饭听了曲,等散了场,宋邑两相太尉们哪还有半点忧愁的样子,两眼带笑神清气爽的上了马车,回府,睡觉。
八十六、低头
八十六 低头
皇子所里,兄弟两好久不见的碰了头。姬庄一边挟菜,一边给姬苏作思想工作。
“皇弟啊,”努力把嘴里菜咽了,姬庄叹气。“汝怎的好生生就惹父皇动大怒了?不是兄长说汝,父皇是谁?是这大胤的天子,姬氏的脊梁,是吾等生父,汝还是去给父皇认个错,汝放心,父皇珍惜宝贵汝,只要汝好好哄劝父皇,这胤宫的大家才能如常过日子啊。而且吧,兄长的夫人能不能娶回王府,全系在汝身上呢。”
姬苏无语。重点是这最后一句吧。
“兄长有心仪的小娘子了?是哪家的?家风如何?”
不是姬苏要逃避问题,是这会儿他也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冷静下来姬苏是背后出过冷汗的。
在现代和平社会,思想开放地位讲究平等,也还是多尊重父母。和家长呛声不是没有,只是相对而言是无脑中二病娇傲娇叛逆的多,再就是当父母的冷心冷情顽固愚盾,子女反抗劝说。
然而在古代,孝忠那就是座大山,重重刻压在人思想灵魂上的。不管自己是对是错,敢顶撞亲爹就是错了, 大逆不道,是忤逆,一句不孝子传出去,世家大儒世间的唾沫星子都能逼死一个人。
理性回归后姬苏也发现了一件自己其实知道但一直去忽略的事:武帝对自己好。
反思华夏历史,哪个儿子顶撞了当皇帝的爹后没受罚的?轻的罚禁闭啥的,重的可能直接打了废掉只挂个虚皇子身份。武帝还是个暴虐的脾性,容不得旁人半点指正猜疑,朝堂上严惩怒怼的臣子还少?可他把自己的寝殿拆了个精光都没真对他动一根手指头。对着自己,他忍下了自己的大逆不道,以下犯上,事后也只气得避而不见,并没有对自己怎么样。
这说明什么?
想到这里,姬苏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为自己不得不正视的武帝这份亲情感到烦恼与别的。
“京城盛传有四位佳人,出身高贵家风严正,个个又俱天仙姿容,兄长贵为诚王,自然是要选与本王匹配的。”
姬庄啰嗦着不直接说出目标,被弟弟丢了个白眼:当他瞎没看到思春的傻子耳朵尖脖子红了?
兄长,你这么害羞你自己知道么?要是娶亲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