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铺压价的缘故,要阿玉说这东西,就这工艺,怎么也能有个十来两银子才成。
河底的东西到底有限,全村大大小小的男人们和筛子一样过了几遍之后,连着好些日子,在没有收获,就是河蚌,也只剩下些小的,在没有那些能出珍珠的老河蚌了,到此这一阵的寻宝风波才算是过去,虽然也有心热的想着往下游在试试,可是想着这大冬天的,再加上这距离远了安全上不能保证,这都卸下了心思,开始重新过他们的安稳的小日子。
狗蛋是个没有什么心眼的小子,对着阿玉也没有隐瞒什么的心思,等着这寻宝结束后,跟着阿玉重新回到山林日日打猎之后,还和阿玉说起自己这阵子寻宝的收获,从河蚌里得了五六颗的珍珠,二奶奶说是留着等着以后给他娶媳妇之类的话,让阿玉好生笑话了一阵。
不管村子里各家其他的收获如何,这个阿玉是不会去打听的,但是这些日子以来,各家蚌肉炖豆腐却是各家都吃了不少,甚至为了多省些豆腐钱,好几家把家中的石磨给搬了出来,自己磨起了豆腐,豆腐炖蚌肉做菜,豆渣蒸了做干粮,倒是让大家都好生的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饱饭。一个个脸色都好看了好些。
冬日里采药已经不能在做了,平原已经见不到多少的绿色,这个时候,阿玉他们打猎的收入又一次入了各家的眼里,更要紧的是,连着吃了好些日子的荤腥,一个个如今更加的馋肉,看着阿玉他们回来时带着的猎物,虽然不会眼红,眼馋,可是流口水总是免不得的,阿玉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想了想,索性和狗蛋商量了一下,又带了两个人,一个是柱子叔家的小子-铁蛋,一个十岁的娃娃,生的骨架颇大,很有些气力,还有一个是狗蛋的亲戚,一个叫强子的孩子,也不过是九岁上下。
一开始也没有教导什么别的东西,无非是一些入林须知,和当初教导狗蛋是一样的,在一个就是大冬天的正好套兔子,阿玉和狗蛋正有些忙不过来,索性找了他们帮忙。
四个孩子看着似乎和二十多户的村落中人来说有些少了,可是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村落一般都是一到两个姓氏居住,正紧算起来,大家都是亲戚,这四个人,几乎能把这村子里的各家关系都给顾到了,他们拿回家的猎物,不管是自家吃,还是分些给亲朋,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由于他们去的毕竟不是什么人迹罕至的地方,不过是山脉最外围,还是他们往常常去打猎的地方,就是兔子其实也不是很多,可就是这样,也几乎每天都有收入,有时是一两只,有时多到四五只,因为不是射箭,打猎,也不是采集什么的,而是配合着下套子,寻足迹,如此一来,收获就是四个人平分,阿玉和狗蛋家自然是不缺了肉食,其他两个孩子拿回家,就是分去了一些,也能弄口荤腥,保证他们这两个学习打猎的孩子能吃饱,能长些气力。再不济,卖了皮子或是直接把猎物全卖了,换上一些骨头,也能给各家分上一些,当然大家也不是都能扯下脸来一天到晚吃白食的,毕竟今年各家收入还是可以的,有的自己去买骨头炖汤喝,有的得了好处,就送上一些米粮,或是弄点针线,相互帮衬,这一个冬天整个村子都难得过上了好日子,虽然房屋依旧破败的很,可是内里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最困难的人家一天中也能有一顿吃上干饭,喝上一口骨头汤了。
冬日里不用种田,不能下水,更没有药材野菜可摘,除了偶尔在河边垂钓,弄上些鱼虾,村子里的人多是闲的不行,人这一闲下来,难免就喜欢碎嘴说话,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说着,自然就是今年的好日子了,大家说起来这才发觉,自打周显家的侄子阿玉到了村子,自家村子这日子就越发的有了盼头,就是财路也多了起来,这时候的人都是迷信的,更何况在元朝,生存危机更加浓厚的氛围下,人总想着多找些寄托,对于神神叨叨的事情就愈发的多信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