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4)

“不想,我想要好日子,让爷爷过好日子。”

阿玉满意的点点头,又想到自己和大郎说的话,于是又加了一句,

“你记住,你的机会不是无穷无尽的,最多到你十八岁,若是还考不上,那就别考了,安生的做活吃饭,凭着手艺,勤快生存,为你向家传宗接代,你要知道,考试是很花钱的事情,你不能一直靠着你祖父生存,男子汉大丈夫,有机会向上就要去拼,可是若是尽了力,拼不上,那也要学会接受现实,好好生活,不能让家人为你的一己之私受罪,你可明白?”

阿玉是先生,先生不单要教学问,也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做人的道理。看着向石柱狠狠的点着头,他心里很满意,这个孩子资质不好,不够聪明可是,人品真的不错,孝顺,懂事,他也希望他能成功,用自己的本事给这个流浪而来的家庭带来地位,同时也希望他不要丢弃质朴的本性。人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比分寸二字更值得学习一生了。

接下来的时间,阿玉开始一心等小宝的消息,一直到了四月,丐帮才传出小宝到扬州的消息,在听到这个消息的一霎那,阿玉就明白了小宝的心思,书上说过,这一次下江南,去扬州,其实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康熙给小宝衣锦还乡的机会,小宝没有来滁州,而是去了扬州,可以明白小宝不想自家娘亲被放大在那些官府人的眼皮子底下,或者说这是小宝自我保护的一种办法,他或许是处于谨慎,或者已经意识到他在天地会和康熙的夹缝中生存的艰难,不想在带累亲人。

阿玉心里不知怎么就松了口气,或者他也不希望自己被人注意吧,当个举人,安安稳稳的生活,这已经是阿玉觉得最好的结局了,他连官都不想做,更别说卷进那些个什么江湖恩怨,官场波澜里去,有这功夫,还不如在好生的做些别的呢,比如说河对岸有不少的土地,他一直想着是不是也开发一下什么的,好歹把自家的土地在划拉的多一些,趁着还没有摊丁入亩,多沾点便宜什么的,就是大伯家,他也想着帮着多弄些田地家底,毕竟大伯养育之恩是要报答的。

就在阿玉想着这一次估计没有办法和小宝见面,熄了心思,开始折腾田地的时候,一辆马车慢慢的驶进了秦家村。

“先生,有人找你,看着很是富贵,带着扬州口音,说是你的故人。”

当着门房的老向匆匆走到前院的院子里,对着正在晒药材的阿玉禀报,一听这个话头,不知怎么阿玉心里就是一颤,忙不迭的回头,就看到一个穿着宝蓝色长袍,浅月色马褂的青年在门口站着,眼里通红,一个袖子还在擦着眼睛,阿玉突然也说不出话来了,嘴唇有些哆嗦,带着颤音的喊道:

“小宝。”

是的,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小宝,韦小宝,两个童年的好友再分别了六年之后,终于又一次见面了。阿玉快步往前走去,顾不得走的太快,撞翻了边上的架子,药材撒了一地,而小宝也顾不得擦眼泪了,迎上几步,伸手就在阿玉的肩窝打了一拳。

“你爷爷的,阿玉,看到老子来,也不知道快点迎接,倒是让老子找上门来,太不讲义气了。”

嘴里说着阿玉没有义气,可是动作却利索的一把抱住阿玉狠狠的拍了几下阿玉的背脊。

激动过后,两人这才有功夫相互看着对方,想看看这么多年有多少的变化,而一边的老向一看这样,就知道来人果然是阿玉的故人,忙热心的去大伯家传消息。阿玉的媳妇孩子还在大伯家呢!家里来客人,主人总要回来招待不是。

大伯听到老向说的话,知道阿玉叫来人小宝,也惊呆了,忙不迭就往阿玉这里赶,而大伯娘更是让大郎去招呼二郎他们,好歹也是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来做客总要去见见,好些年了,能见到当初扬州的故人,这让他们这些迁徙过来的人心里很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