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传,能没有一点自保之道?人家从来不和j□j人员凑一起。这就是自保之道!这也是各朝官府的底线!恩,那个什么农民起义不算,那个里头确实会有丐帮弟子,不过那不是已经搞大了吗!这个说远了,不说这个!
反正就是阿玉的大夫生涯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的,是有无限的后续回报的,当然也是挣钱的,谁让这家伙会折腾呢!
看看,这药材,丐帮负责了一部分需要外购的,用来抵充他们在阿玉这里拿药的钱,山上自采一部分,村里孩子们用来当钱花的一部分(各家孩子多少都认识点药材,都是阿玉教的,他们采了自然也送到阿玉这里来,有时是抵充豆腐钱,有时候是直接换铜板,阿玉这里收药材虽然价格不高,比不得镇上,可是这不是自家地盘嘛,一方面是近,二来,他们从阿玉这里看病买药也方便便宜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大家都能接受),第四个来源,就是老刘家定亲的那个村子了,那些猎户知道阿玉这里收药材,自然也会拿来换铜板,或者是看病的时候顶账,这让阿玉有了大量的新鲜药材,除了自家需要的,其他的他都炮制好了,凑到一定的数量,就拿去卖给镇上,或者是县里的药铺,炮制好的和新鲜的自然价格是不一样的,这一部分手工费也是不低的,这就是阿玉的一个财源了,也算是一门吃饭的手艺不是!
二来,阿玉看病,村民也好,别人也罢,那些顶账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药材,也会有别的,比如猎物什么的,肉食阿玉会做成熏肉,卖到饭馆酒楼什么的,皮子,他自己能硝制,不对,如今就是大伯也会了这门手艺,家里能硝制的人不少,再多的皮子也能折腾,攒够了一些数量,除了自家当被褥,做衣服用的,其他也能换钱。
阿玉这样的折腾,虽然这银子没有扬州那最后一票来的快,来的猛,但是这银子挣起来让人安心,打猎,豆腐,皮子,药铺,还有各类杂七杂八的收入,总的加起来,每天总有个一二百文,一个月也就是能有六七两银子,这据对是个大数字了,要是在扬州,这就是一家子一年的总收入的翻番,可见如今秦家是发达了,大伯有时候盘算起来都能笑眯了眼。
别忘了,到了秋天,他们家的地可是就能收租子了,这三百七十八亩地的租子,就算是刚开荒的,出产少些,总也能有三百石吧,那也是三万斤粮食,哪怕家里顿顿干饭,都吃这精细粮食,也吃不了三千斤,剩下的,也能换上二百五十多两银子。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入,怎么也超过了三百两,高达近四百两的天文数字,这在以往那是怎么都不敢想的。大伯能不高兴吗!
你说什么?税收?拜托,明文规定,开荒三年免税,为的就是鼓励开荒,增加国家耕地面积,阿玉家已经不止是开荒了,还发展到了开村了,没有要上头奖励就不错了。
看看牲畜棚子里,两头牛,两头猪,两只羊,一只驴,大伯就觉得自己这是正紧的成为了大户了,谁家能有这么多牲口!这就是实力啊!
当然这样的改变不是阿玉家一家,如今这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好起来了,就是当初为了房子,情愿提高租子,当长工的人家,也有好些有了些家底,山上,水里到处都是挣钱的东西,他们都是勤快人,能不卖力气?大伯都已经同他们说好了,这砖瓦院子,价值二十两一个,看在他们一起帮着建造,还帮着开荒,如今又是秦家佃户的份上,今年年前,只要他们凑够十六两银钱,秦家就给他们房契,有了房契之后,明年佃户租子也恢复到五成,做工也和别人家一样给工钱,不在是不花钱的长工。
这样的消息刺激的各家都快红眼了,这可是大院子,三间正房带着两间充当厨房,杂物房的耳房,两边厢房也都是两间,算起来,正紧有九间房的院子,宽敞的能种颗树,养着鸡的院子,这价格,在镇子上,只能是三间正屋的价,多合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