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约定妥当,王怀瑾便告辞离去。

此时虽人渐多,然灯会尚未正式开始,沈知意只得在场内四处巡看。

此次灯会规模虽小,却较往年别有新意,内容颇为丰富。

沈知意特意请来了数位卖艺之人,或唱或舞,欲增添几分新奇,足矣吸引更多人前来。

暮色渐沉,街上灯笼次第亮起,流光溢彩。

白马寺一隅亦是热闹非凡,众人络绎不绝。

忽见谢榕屿已至白马寺门前,正静静等候于她。

二人碰面后,随即一同入内。

待至入夜,灯会之景愈发壮丽,花灯流彩,宛如星河倾泻。

沈知意仰首凝望高悬的宫灯,目光流转之间,忽听谢榕屿笑言:“人潮尚未汹涌,不如趁此良机,我们去试试那些有趣的游戏?”

沈知意颔首应允。

二人缓步走至一处投壶摊前。

摊上悬着一匾,书曰:「投壶雅趣·双生箭」。

沈知意轻声念出,眼眸中闪过一丝好奇。

细观其规则,方知此摊与往年不同,竟添了“双人联手”之趣:

参玩者需二人各执一支箭矢,箭尾以一缕红线相连,须两人心意相通、同时投掷,方能一举入壶!

若投中,机关自发作响,壶中便升起一面小旗。一旁摊主还会赠上一对做工精巧的陶瓷小人作赏。

若未投中,则红线便在空中缠绕回转,打出一个或巧或乱的结,寓意“红线纠缠,命有牵连”。

初时,二人试投数次,皆是百发百中,箭矢稳稳落壶,摊主连声叫好,引得众人围观称羡。

然不知是因连番尝试略感疲惫,还是谢榕屿暗藏心思?竟有一箭未能投中...

红线于空中翻转,缠绕于沈知意发间,结成一团。

她微微一怔,正欲自行解下,谢榕屿却早已俯身近前,温声道:“莫动,我来。”

他动作细致:一手执线,一手拨发,小心而专注,似生怕惊扰了她。

沈知意静立不语,只觉夜风轻拂、灯火映面。

连心跳也似被那红线一同牵住,难以自持...

随后,二人又来至一处热闹摊前,悬牌之上书曰:「双人灯谜擂台」。

细观此摊规则:二人需一人吟诵谜面,另一人迅疾作答。

若答对,可获一幅绣有诗句的绢帕。

沈知意与谢榕屿相视一笑,欣然应战。

万幸,谜面虽巧,沈知意皆对答如流。

答罢数题,二人捧着数方绢帕,喜不自胜地离场。

再往前行,又至一处摊位。

案上皆是素白纸灯笼与各色颜料、描笔,并有木牌立于案前,其上书曰:「绘愿灯·寄心意」

摊主笑言:“此摊可任人挥毫绘彩,或描眼前盛景,或绘心中愿景。”

谢榕屿与沈知意各取一灯、各执一笔,凝思片刻后便低头静绘。

二人将灯笼一同悬挂于廊上。

微风拂面,灯影轻颤,两盏灯笼彼此相映,竟好似彼此依偎,别有一番意趣。

末了,摊主笑赠二人两盏点亮的同款灯笼。

谢榕屿与沈知意一人提一盏,继续缓步于这漫天灯海之间。

灯火摇曳间,笑语低回,宛如一幅活画...

二人正欲往河畔放灯。

不觉间,人潮攒动中,一袭玄色锦袍分外醒目...

身着藕荷色衣裙的苏婉柔,衣袖轻缠于李承渊臂弯,亲昵之态一览无余。

二人并肩而立,在这花灯掩映之中宛如一对璧人。

谢榕屿目光一凝,下一瞬,便飞快握紧了沈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