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验,看各宫整改到位没有。
从坤宁宫后头的游艺斋出来,一众宫人都围着佐圣夫人,悄悄说:“这整改归整改,从前的事不论吧?”
也有抱怨的:“哪里就那么严重,多少年了,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佐圣夫人沉声道:“这话别叫我听到第二次,若有,即刻叫宫正司的女官来,罚去做提铃宫人。你们打量中宫娘娘是个好性的,胆子就大起来?那才是失心疯了!”
“娘娘方才也说了,从前的事既往不咎,可整顿之后,还有敢乱来的,那就别抱怨宫正司女官登门了。”
话说到这份上,谁也不想触一鼻子灰,该干什么干什么了去了。
铺地垫的,扯摆设的,拿软布头包桌子角的……改动都不很大,事却多,零零碎碎的都要上心。
养孩子的太妃里,也有几个不以为意的,但犯不着为这些小事与中宫娘娘生气。可听见要把孩子从无窗暗间挪到有窗明间睡觉,心里便有些嘀咕。
她们原想找王太后说一说这事,但王太后避不见客,只能去找邵贵太妃。
邵贵太妃直接打开兴王、岐王和德清公主的房门,仍老娘娘去瞧:“我们一早就改过来了,又什么要紧的?虽有窗,那还有屏风呢,冻不着。再说,哥儿姐儿在暗间睡本就闷,挪到外一间睡,有了光,起居都高兴些。”
邵贵太妃养了三子一女,每一个都活得好好的,无一夭折。她既然带头做了,其余有孩子的太妃哪敢再多嘴,便按照要求,全都改了过来。
改动之后,还有一连串配套的规矩,譬如皇嗣房中地毯要定期更换,乳母保母慈母要时常洗手,方能抱孩子之类的。
张羡龄怕他们不耐烦做,先是专门派了人常驻太妃居所,时不时转悠一下,后又叫司乐宫女编了一套朗朗上口的儿歌,全是以健康卫生为主题的,洗脑一般的传唱。
除去最初的不适应,渐渐的,大家也养成了新习惯。
第 45 章
后宫里大大小小的宫门很多, 有几处尤为热闹,因为处在交汇之处,日日夜夜都有宫女内侍从底下走过, 宫门下的青砖都被踏得平平整整,一点青苔都没有。
这日清晨,三三两两的宫女内侍打着哈欠,从居处出来,赶着去站班, 路过走熟了的宫门时, 忽然发现有什么不同。
定眼一看,原来在宫门之畔, 极其显眼的地方,多了一块木板, 黑漆,又宽又长, 挂在宫墙正中。
有两三个做泥瓦工的内侍围在黑板旁, 手中拿着家伙, 正忙着给黑板顶上做一遮雨檐。
“这是什么?”一个宫人看了一会儿,疑惑道。
“奉中宫娘娘之命, 在此砌一个布告栏,以后有什么消息, 都会贴于此处,你们记得来看。”
这倒是件新鲜事,宫女内侍路过布告栏时,总要多看几眼, 瞧一瞧有什么特别之处。
没用多久, 布告栏就完工了。
就在这个时候, 布告栏上贴出了一道诏令,是坤宁宫签发的。
诏令不长,短短数行,简洁明了,印在宽大的纸上,后头跟着三个红印,分别是大明皇后之印、司礼监之印,以及六尚局之印。一排官印摆在那里,看得人心惊肉跳,不知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往来宫女内侍都停下脚步,凑过去看,唯恐慢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