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坐在熏笼旁,只觉脸上暖烘烘的。

吃得是火锅, 紫铜锅子, 火锅盖上刻着龙纹, 中间耸着一个高高的下炭口。炭火正旺,烫得锅里的清汤也咕噜噜翻起白泡来。

张羡龄将了好几块薄羊肉下去,又放了几片大白菜,汤汁方才不翻滚了。

她将煮熟的羊肉夹到朱祐樘碗里:“要吃完。”

朱祐樘看一看碗中肉,又瞧一瞧锅里的大白菜,拿起了筷子。

见他吃完三片肉,张羡龄这才夹了好些大白菜放到他碗里:“要荤素搭配着吃才好,从今天起,我会盯着樘哥哥吃饭的。”

“好。”朱祐樘给她夹了一筷子羊肉。

有肉,有酒,有梅,有雪,这个冬夜,倒也痛快。

***

浮生偷得半日闲之后,张羡龄便忙碌起来了。

年节将至,不管是民间还是后宫,过年都是大日子。赐福、掸尘、祭灶、安灯、备年菜……宫里的大大小小的事纷至沓来。

头一件大事是放赏钱。后宫的宫女内侍,忙忙碌碌一整年,总得得些赏钱,也叫压岁银子。按照祖宗旧制,宫人、内官都有一两银子以上的赏例,赏赐的数额与众人的月例大致相等。

银作局掌印太监亲自捧了一盘压岁银子,到坤宁宫禀事。这压岁银子与往日随手给的赏银有所不同,那些多半是金银豆叶,一粒重约一钱银子。而压岁银呢,则是筑成小方块,有一两的,有三两的,有五两的,最大的是十两的。

张羡龄拿起一个三两的票儿银,对着光看了看,这银子的成色并不太好,有些暗淡。

“这不是纯银吧?”

“不是,按照惯例,大概有六七成。”银作局掌印太监道。

“用得出去吗?”

“当然能用。”银作局掌印太监连忙解释道,原来此时流通的银子,很少有白花花的纯色银锭,大多数都是用剪子从整块银上剪下来的碎银,灰扑扑的不说,模样还千奇百怪,说不定上头还有牙印。像票儿银的模样和成色,拿到民间用,人人都欢喜。

看过例银,张羡龄粗略算了算账,光压岁银子这一项,就有七千两银子的支出。更不用说给老娘娘们的年节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