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2)

学之后,朱厚照的任务又多了些。

朱祐樘见朱厚照已经领悟奏疏里的弯弯绕绕,便命人挑选了最新的奏疏给他看,有时候也会问问他的看法,考一考他。

这些奏疏几乎都是实时的,没有标准解法,因此看来起特别麻烦。

看奏疏的同时,朱厚照的书房里还多了两扇大屏风。一扇屏风上密密麻麻写着六部九卿的姓名,另一扇屏风则写着各省市五品以上官儿的姓名,好使朱厚照熟悉背记,看奏疏的时候也不至于因不识得人名而两眼一抹黑。

除此之外,内侍还从宫外采买来市面上的每一期小报,不仅仅是策论性的小报,还有讲民生的,讲吃喝玩乐的,很杂。朱厚照学得累了,就把小报挑出来,专看娱乐版放松放松。

沉心看了几个月的奏疏,朱厚照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这几个月的奏疏,大多围绕着一件事在吵吵海禁。

一部分人支持开海禁,另一部分人则反对,双方都有道理,于是纷纷发表意见,引经据典,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骂战。

在学到许多骂人不带脏字的方法之后,朱厚照隐隐猜测到了爹爹的想法--他应该是支持开海禁的。

第 108 章

朱厚照私底下向爹爹讲了他的发现, 得到了一盘板栗酥作为奖励。

“有些话心知即可,无需明言。”朱祐樘教导道。

朱厚照有些不解,吃完一个咸味板栗酥, 拍拍衣襟上掉落的酥渣,问道:“可是,若不给明令,这些臣子若是打马虎眼呢?”

“你下了诏书,臣子便当真一心一意的遵守么?”朱祐樘反问他。

答案显然易见,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一定会有些人不乐意, 要么搬出祖训旧例,要么说上一堆孔圣人的大道理, 以行劝诫之举。

想到这里,朱厚照撇了撇嘴。

朱祐樘原本想揉一揉他的小脑袋, 手抬起, 却最终落在他肩膀上。

“慢慢来, 不着急。”

左右还有的是时间。

二月,朱祐樘出宫去祭皇陵, 他同笑笑商量说:“这回带寿儿一起去。”

张羡龄自然是答应的,只是叮嘱他们父子俩在途中要注意一些。

“尤其是樘哥哥, 小吊梨汤在途中作下午茶吃。”

年初有些倒春寒,朱祐樘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张羡龄请太医、女医都看过,只说要好好调理,缓去病根。

食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张羡龄便搜罗了一些润肺止咳的食物, 变着花样做给他吃。这一项吃得较多的, 是小吊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