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皇太后望向仁和公主,打趣道:“大姐儿,你喜欢什么样的少年郎?趁现在中宫在,赶紧说一说,让她给你挑一个好夫婿。”
被谈及婚姻大事,仁和公主脸都羞红了,道:“我……我……任凭皇祖母和皇嫂做主。”
说着,她起身道:“我荡秋千去。”
望着仁和公主落跑的背影,张羡龄也同其他老娘娘一样,轻轻笑了起来。
周太皇太后仔细叮嘱:“选驸马是大事,大姐儿又是这一辈里头一个出嫁的公主,中宫一定要慎重,好好选才是。”
张羡龄郑重的道:“孙媳一定好好挑。”
本朝的公主束缚颇多,纵使驸马早逝,公主也只能寡居,几乎从无再嫁之事。正因为如此,驸马的品性如何,极为重要。
事关仁和公主的终身幸福,张羡龄自然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因是初次操办选驸马之事,她先细细询问了往年的旧例,大致弄清楚了明朝选驸马的要求。
在本朝立国之初,驸马多是公候之子,不拘年貌,只看身份。到永乐年间,这些勋贵之家出身的驸马曾数次插手夺嫡之争,惹得仁庙老爷不快。是以自从永乐之后,驸马的挑选范围也渐渐与后妃看齐,多是从民间良家子弟里挑选。
即然是选良家子弟,年龄相貌则成了第一要紧之事。也有明人对此愤愤不平,说现在选驸马俱是选庶民子美貌者尚主,真是世风日下。
但张羡龄还蛮喜欢这一点的,都贵为公主了,又不能改嫁,那自然要选一个品行出众的美貌少年当驸马。
过了几日,便有圣旨下来,昭告天下:“凡有子弟年十六至十八岁,容貌端正,身家清白者,皆可于礼部报名。”
作者有话说:
①出自明-周宪王《双调·扫晴娘》
第 81 章
选驸马的诏令一出, 京城各大小报纷纷将头版头条留出来,专题报道。
晨钟才响,卖报的小孩子挎着一个包, 扯着嗓子高喊:“新消息!天家选驸马了!”
这些报童这是今年兴起的行当,小报分量轻,卖出几张就能拿几个铜板,因此有不少半大孩子开始学着卖报。他们机灵,专门往茶楼酒楼里跑, 向那些穿着道袍、儒生打扮的年轻人兜揽生意。
一进茶楼, 报童的目光便扫过一屋子的人,最后停在窗边, 只见一个戴乌纱唐巾,天蓝道袍的少年正在斟茶。
报童当即朝这少年走去, 笑问:“这位公子,最新最全的报纸, 燕京小报、帝京小报都有, 要不要买一份?”
少年抬首, 温文尔雅道:“多谢,不过我已经买了报纸。”
报童看清了他的面容, 不由得一愣好俊俏的少年郎。
报童正在发呆,走过来一个小厮模样的人, 手里提着两包糕点,从报童身边过。
“让一让,你到别处卖报罢,我们家什么报纸都买了。”小厮一面说, 一面将糕点放在桌上。
报童回过神来, 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齐世美倒不以为意, 拿了块枣泥糕吃,玉心茶坊的龙井配上萧记的点心,正如伯牙与子期一般,是绝配。
小厮拿着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仰头饮尽,道:“公子要坐到几时?”
“什么时候刘阁老的儿媳妇在我家赏完花,我什么时候归家。”
小厮心道刘家夫人哪里是去赏花,分明是丈母娘看女婿去的,只可惜神女有心,襄王无意,想必也是徒劳。
他玩笑道:“依小人之见,那刘小姐人品身世俱佳,也是个良配。”
齐世美摇了摇头:“齐大非偶,况且,那刘家小姐精于女工,于诗书上却无甚进益。我私心里还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