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外套,穿鞋,下楼,骑走小电驴,一气呵成。
斥巨资十五元买回来糖葫芦,吃第一颗的时候还能因为许久没吃的新鲜而津津有味,第二颗便酸了,第三颗......甜是甜,酸是酸,却根本没有酸中透甜的滋味,这歌词骗人!
吃了不到?一半,糖葫芦被?重新裹上?正宗老北京特产的外皮丢进了垃圾箱。
惨遭糖葫芦“诈骗”,从此乔琬对其?可谓敬而远之,直至尝到?酸甜冰凉的冰糖葫芦,才打开?她新世界的大门。
从此开?启了冻水果、冻甜食之路,拯救了不少腻得吃不下去的东西。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和冰糖葫芦比起来,冻梨的历史要?更加久远。
最?早记载有吃冻梨习惯的是是契丹人。
如《文昌杂录》中所道:“余奉使北辽,至松子岭......压沙梨,冰冻不可食......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从冻何种梨、如何冻梨、到?怎么吃冻梨,都?明明白白地教给后人了。
在?诸多冻水果之中,冻梨无疑是最?有趣的。不管是反差极大的外表,还是口感和味道与鲜吃时候差别也是巨大。
冷冻之后,梨的香气变淡、滋味变浓,口感也从清脆变得绵密沙浆,与新鲜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姊妹”。
马上?又是一年春,元月酒席多,少不得烹羊宰猪,大鱼大肉,席散后,吃个?冻梨解腻,又能醒酒,再美不过了。
乔琬瞧着外头的雪,觉得不利用起来真是可惜了,故用模具冻了个?冰缸出来,又将梨倒进去,一下子冻了半缸。
八生火锅
冬至大如年。
过冬至后?, 阳气渐长,阴气渐消,故冬至为万物复苏之始。
今年的?冬至是个地地道道的大晴天, 阿余早起看着明晃晃的?太?阳,念叨了一句:“冬至天气晴, 来年百果生?。”
在闻见厨房里传来的?香气后?, 喜笑颜开地跑了进去:“小娘子在煮什么?”
乔琬在卤牛腱子, 两块极大的?圆滚滚的牛腱子在卤汤里美得冒泡, 浓香四溢。
旧俗入冬至,人们一般会召集亲朋, 打伙坐下,喝酒说笑,谓之“消寒会”。
士大夫则更雅聚, 冬至之后?, 每逢“九”日, 聚友九人,取九九消寒之义,毡帘毯地, 燃碳于?室内, 温暖如春, 使书童温酒, 酒香四溢,众宾客于?窗前赏雪对酌。
饮酒时,必以“九”或与“九”相关之物行酒令。或各执笔墨作画,或山水、或花草、或鸟虫, 最后?则以九盘九碗便席为餐。
天子举行封禅祭祀仪式,朝廷上下放假七日。
民间?家家户户亦会祭祀鬼神祖先, 祈求消灾除疫,减少荒年。
街上店肆皆罢市三日,乔琬不必祭祖,只提前一日准备好了猪、鸡、鱼肉、果品等,在冬至日早晨便摆上了。
自家晚上则吃饺子配卤牛肉,饭后?另还有桂花冬酿酒暖身?子。
这冬天的?太?阳就像是冰箱里的?灯,人根本感受不到点可怜的?温度。阿余的?颧骨两侧冻得通红,一张嘴,一团白?雾跑了出来:“好香,小娘子,晚上饺子也吃牛肉的?吧。”
乔琬点点头:“成,那你洗洗手,去那边把?面?和了。”
卤牛腱子跟饺子都得晚上吃,早食是平安煮的?鸡蛋汤饼,香醇的?鸡汤底子,软韧面?条,再给每人卧个?荷包蛋进去,出锅撒上些碧绿葱花,点缀的?是这冬日不可多?得的?嫩色。
这样滴水成冰的?严冬,吃着一碗热腾腾鸡蛋面?,再熨帖不过了。
阿岁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