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一样。
“我看过她履历了,在对外经济所实习、工作过,有涉外经验,对外所也是国办所,符合在体制内工作的要求,有留学经历,外语不错,回国后仍在华侨办工作,在华侨客户中口碑不差,而你的房子正好就是卖给华侨和外商。”
陈淮越不置可否,只问他:“昨晚才提的,你今天哪来的她履历?”
“林希微小姐早上发我办公室的传真,秘书小姐又传给我的。”
陈总语气不明:“消息挺灵通的。”
沈曜辞继续:“但还得等我跟她见面再说,就是不知道陈总为什么要跟林律师说,我今天回港了?”他笑得暧昧。
陈淮越避而不答,只说正事:“她在对外所只干过要债的业务,华侨客户卖不卖她面子,要另说,至于外语水平,我现在不清楚了。”
出国前,倒是在他公寓,拿录音机和卡带随身听学了好长时间英语,还缠着要他教她口语。
“女律师去要债么?”
在什么年代讨要货款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难事,更何况在这冒险的、野蛮的、法律尚未健全的年头,多少律师到了工厂,被强行关在人生地不熟的厂房里挨毒打。
陈淮越更冷淡了几分:“除了缺钱、不要命,还能为什么。”
他和林希微在一起是因为钱,分开是因为钱,但又不只是钱,或许是不够爱,但当初分明是她主动的,在一起后,她的事业、家人,远远排在他前面。
沈曜辞猜测:“所以,你们分手是因为她爱钱?”
陈淮越拿看傻子的目光看他:“你被钟程传染了么?她要是只爱钱,怎么会舍得跟我分手?”
他可能怕不够有说服力:“你要看我银行余额么?”
沈曜辞忍不住大笑:“阿越,认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你这样可爱。”
……
林希微没把希望都放在越程地产上,鹭城还有其他的发展商,啤酒节那天她群发了名片后,也有一两个公司约她过两天见面细聊,都是现房交易的咨询。
她今天有点纠结,要不要去陈教授的寿辰宴,她很早就收到邀请函了,于情于理她都该去,除去他是陈淮越阿公外,他更是她大学教授,给她留学做了担保和推荐,是她人生的贵人。但她最近才因为业务的事情,多次联系陈淮越,她再去参加陈教授的寿宴,只怕要踩到陈淮越的底线了,他决不允许有人拿他家人做文章。
陈玄棠是归国老华侨,那一整片的地都是政府划拨给老华侨的,别墅三层半高,四坡红瓦顶,水泥花砖,又有精致的罗马柱,是本省特有的南洋、西欧和闽系等建筑风格的交融,林希微最喜欢师母精心打理的院子,有南洋杉、菠萝蜜、棕榈树和枇杷树,半圆形的门庭边上爬满了生机勃勃的三角梅和炮仗花。
整个院子挂满了红灯笼,红墙雕花柱上贴了好些寿字,被邀请来的人基本都是陈教授的亲朋好友,并没有大操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