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2)

叶国皇帝虽不是后宫三千,却也至少有近百了,这还是未算上没有品阶的美人,秀女等情况下。

一一核对身份,就花费了她大半天的时间,期间不乏有心机,懂得审时度势,讨好贿赂她,想要得到一个好归宿的妃嫔存在。

她没有收受任何好处,只是将她们的诉求一一记录下。

与其费心考虑这么多人的去处,还不如将她们的诉求当成事后安顿的备选方案之一。

这样也可以让叶知音少费一些脑细胞。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不仅是这些一个月都未必能够见到皇帝一面的妃嫔,连皇后面对叶知音的到来,以及皇帝的死讯都表现出了淡漠与唏嘘。

她很快接受了叶知音的提议,只因故人已逝,她还有未来,还要为自己的儿女考虑。

如果成为太后,她至少拥有一些话语权,为自己已经有驸马的两个女儿撑腰,为仅剩的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谋出路。

只要让自己的儿子不去争,身为皇亲贵胄,一样可以有个似锦前程不是吗?

何必为了已去大势搭上自己与儿女?

PS:古往今来,那些个宫斗王者,或许实际上城府心机以及手段,并不弱于那些男子。

第章 你想当女皇吗?(二十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上,叶知音一身皇袍加深坐在龙椅之上,蓝晴穿着特别定制的女官袍位于其身后侧。

下方群众跪拜,齐声颂礼。

距离宫乱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发生了许多事,才使得尘埃落定。

先是皇后极其母家倒戈到叶知音的阵营,后是历经三位帝王的元老重臣企图联合朝中多半数的臣卿抵制叶知音上位。

还意图利用自己的威望发动民间言论。

但这位元老终究是低估了叶知音的狠辣,以及孤注一掷的态度。

以女子之身上位,主要要一路披荆斩棘,不走寻常路。

故而,在元老还拿老一套想要对付她时,其直接下令,判元老倚老卖老,企图把控朝堂之罪,着挽晴带着禁军将人押入天牢,五日后不顾任何舆论,于京城公罪台上问斩。

此举自然是杀鸡儆猴。

之后,叶知音更是私下传信给各个朝中核心官员。

近几年,老皇帝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削弱世家权柄,企图徐徐图之解除世家举荐制度,将权力收拢,中央集权。

而叶知音密信中承诺,在位期间,绝对不会废除世家举荐制,给予相应的权力与好处,让他们拥有政事的参与,制定规划的权力。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老百姓不在乎谁做皇帝,只在乎皇帝 qun/_-/--.英明与否,能否带领他们吃饱穿暖。

而大多数世家其实也不在乎谁做皇帝,只在乎推举谁上位能够谋得更多的好处。

当利益被满足,还有密信作为承诺证据书,在大势所趋,投鼠忌器的情况下,陆续倒戈便成为了顺利成章之事。

国不可以一日无君,在另外两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内乱过后,登基事宜一切从简。

简单的叶知音率领众臣祭天过后,便在大殿之上,正式坐上了皇位,受群臣朝拜。

蓝晴也成为了叶知音的贴身女官,司原太监总管之责。

首日早朝,大多都是关于向全国传送新皇登基布告,以及如何消除舆论影响,各地官员如何配合的事宜。

且为了在新皇面前表现,大家都直接给出了稳妥的章程,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很快便结束了早朝。

后宫的妃嫔都有了各自的各处,而未被临幸过的美人秀女,则是被送回家,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