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们也不说话了,他们知道殷修贤已经被逼到了绝境,没有退路了。

果然,殷修贤睁开眼,眸中一片阴郁:“武安侯戚韵外戚干政,篡位夺权,陷害汪大人,你我一同为国除害!”

左右都督同时起身一笑。

“是!”

……

皇宫中锦衣卫和金吾卫突然暴起,想要挟持皇帝,太后,一旁等候多时的禁军与其缠斗了一番,将他们压下去,城门外,一个个火把举起,将天边映亮,左右都督府的兵力集合在门外,拿着圆木桩门,厚重的城门发出沉闷声响。

五城兵马司的人在皇城戒备,碰见有借机生事的就抓起来,维护治安,剩下的堵着大门。

“咣”

门被冲撞开一条缝隙,又合了上去,还不等将城门撞开,京营的支援便来了,马蹄阵阵,蒙古的骑兵哈哈大笑着冲锋,神机营的火铳开路,一排排弹丸落下,在对面的人群中炸开。

马匹受惊,驮着人乱动,殷修贤狼狈的扯住缰绳,沉声:“怎么回事?不是让中军都督府拦住给神机营送信的人,找个借口支开那些将领?他们人呢!”

京营名义上还是要归五军都督府管的,就算再为戚韵马首是瞻,只要五军都督府派人缠着他们,他们就不能违背命令。

那两个指挥使同样脸色难看,心里隐隐有大事不好的预感,勉强冷静,左军都督府的指挥使冷笑:“无妨,神机营没有多少炮火,我们五军都督府的人却比他们多一倍!”

右都督咬了咬牙,吼道:“继续攻城门!不许后退!!”

外面一片喊打喊杀,血流满地,城门不堪重负,终于在五军都督府的人不懈努力下“砰”地撞开,可世事难料,殷修贤能没杀进来,他们等到了支援,这波人却突然临阵倒戈,在众人毫无防备之际配合着三大营进攻,将殷修贤和左右都督等一种将领生擒,左右督军睚眦欲裂:

“元鸿文,你竟敢叛变?!”

元鸿文骑在一匹度着步的黑马上,睥睨着被按在地上的人,冲他们憨厚一笑:“对不住了,二位。”他又看向即使成了阶下囚仍然面容冷静的殷修贤,笑:“元辅,实在对不住。”

兵权的重要性没人比殷修贤清楚,他既敢叫五军都督府的人,那就证明这些人是他最信任不过的,元鸿文的临阵叛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殷修贤并没有理会他,面色冷淡的看着前面,人群分开,江言卿和闻玉书从弓箭手后走了出来。

到了个地步,他也明白了中军都督为何毫无音讯,怕是也像元鸿文一样叛变了自己。

闻玉书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元辅,你好糊涂,陛下如此敬重你,你竟做此等谋逆之事。”

成王败寇,殷修贤没什么好说的,闻玉书让人先将他和左右都督押进大牢,没多久,戚韵骑着马回了,他身上的黑色的铠甲上似乎有着干涸血迹,长发被银冠束成高马尾,一身浓浓的血腥和冲天的煞气,与三大营的将领打了个招呼,下了马,大步走到闻玉书面前,把他上上下下看了个遍。

“太后和皇上呢?”闻玉书问他。

“已经回宫了,我留了人在哪。”

闻玉书这才去放心处理殷修贤的事,殷修贤不能多留,绝不能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他将这交给二人,带着侍卫去了大牢。

大牢里充斥着发霉的味道,连个窗户都没有,殷修贤身上还穿着一品大员威严的官服,席地而坐,他权倾朝野多年,已经许久没这么落魄过了,听见脚步声,慢慢掀开眼皮,看向牢房门口。

“你用什么收买了这些人?”他苍老的声音冷静的问。

历中恭敬地拎着一盏油灯,淡淡的暖光驱散了黑暗,闻玉书肩上披着一件灰鼠皮的披风,站在牢房外的光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