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1 / 2)

“谁教?天黑了才归家的。”

“我能在冯娘子?那学到好多东西,她见识真了不得。甚么菜都晓得,甚么衣料布匹金银首饰都认得。她有心留我,我也乐意听她与我说话?。”

祁北南捏了萧元宝的脸颊子?一下,冷冰冰的,鼻尖还有点泛红。

他想着,你俩倒是乐意了,却是不管旁人的死活。

“冯娘子?欢喜教?你那些见识,也是你讨人喜欢。乐意学,便多学一些。”

祁北南转牵着萧元宝的手,往宅子?里头去,一边走一边道:“得好生泡泡手脚,瞧你的手都冰人,更?不提脚上了。”

腊月初几上,城里下了场雪,跟着雪来的,还有秋里出去的商队。

明家和杜家的两支商队,赶在年前,一前一后的回来了!

第071章 第71章

这日一早, 明员外?亲自带着商队买回的纱绸登了祁家的门?,一来把料子送上,二来答谢与祁北南的这桩生意。

手脚麻利的仆役, 足足抬了两?大个箱子前来。

“那纱绸人在并州云中县下一处庄子上, 商队到了县里,遣了人去打听接洽,这才成的事儿。”

明达说起来欢喜:“商队领头传信儿回来与我言,云中县是个闭塞的小县城, 通商之人少有往那头去做生意。若非是出发前得了确切的消息,否则谁会想到那般小地?上还有好货。”

“冬季天寒,买纱绸的人少, 纱绸人卖出去也没?几匹布。预备存够了货, 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了再?售出去。”

“可压了货在手头上, 到底心?里头也不安稳, 商队前去商谈, 他便愿意将有的货先出了, 转做银子捏在手上另行存货。”

明达教下人开了箱子, 同祁北南点看纱绸:“这些料子唤做挽月纱, 正?如郎君所言,月下能泛起粼粼之光。”

“我一门?外?汉姑且在白日里瞧着这些料子都觉好, 更别提是月色下了。”

祁北南拾起一匹光滑轻薄的料子瞧了两?眼,上回见到这绸纱, 还是他前去京城赶考的时候。

那年进到繁华巍峨的京城中,舟车劳顿, 已是明月高悬, 只?见楼宇高处有人穿得这么一身衣衫,揽着一身月华, 活似广寒宫的嫦娥下凡了一般,教人看痴了去。

祁北南道:“天气?暖和时身披华衣,月下赏花吃酒,何其光彩照人。”

明达应声附和:“祁郎君好眼光。鑫哥儿爱买些料子,眼光最是刁,瞧了这纱绸,也生是央我要了半箱子去。”

他颇有些想知晓祁北南是如何知道并州县下的庄子里,那般远的地?界上,会有这样的好料子。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并没?有不知事的张口去刺探。

祁北南并非池中之物,人自有些门?道在身上。

贸然询问,只?怕教人多心?,得罪了人反倒是不美?。

无论他如何得知,总之是把这桩生意与了他做,又何须追根求源。

明达转言要紧事:“商队前去采买,与纱绸人谈的价格是两?贯钱一匹。郎君所出一百贯,拿得五十匹料子。”

他取出此次买纱的账簿,同祁北南一观。

挽月纱甚么价格祁北南心?里有数,当?初他初见这纱绸觉得好看,也想买一匹与萧元宝捎去,可彼时料子已经在京都风靡,价格飞涨到了十余贯钱。

他手头紧,又还要遣人送东西到岭县,路费更是了不得,便只?好作罢。

如今两?贯钱一匹,属实是价贱。

城中那些料子中上等,款式老旧的丝绸尚且要三?四贯钱的价格,挽月纱料子虽不说上等,但新颖,这般价格买下,自然是很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