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子诺失声而笑:“只是怎么总感觉怪怪的。就和你给小丫头们取的名字一样。”
铃兰抿嘴一笑:“还有一件事,也要你同意才行。”
“什么事,”子诺大手抚上她的肩:“不早了,赶紧说了我们睡觉。”
铃兰顺从的窝在他怀里:“我想着咱们之间的事情还要给唐公子解释一下,你看是写封信好还是登门拜访一趟。”
“我们的事给他解释什么?”子诺立马寒了脸。
“唐公子也是一心希望我过得好,如今你即定了主意不再续娶,也该告诉他一声让他莫要担心。更何况你们以后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若是因为我生出误会嫌隙反而不好。”
“这个,”子诺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脸上尽是坦然神色,“好吧。那你就写封信吧,我是再不允许你见他。”
“这就对了么,你放心,他抢我也不会走的。”铃兰调皮的朝他一眨眼。子诺看她一副嘲弄自己的样子,只恨的牙根痒痒,直接把她抱到床上进入正题。
不说二人日夜腻在一起。唐一笑接到铃兰写的厚厚的解释兼道歉信,只觉得胸口像堵着块石头不上不下,他长这么大就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偏偏又舍不得发作,一气之下打马直奔醉红楼。
51大聚会
转眼又是元宵佳节,子诺早早就说要和铃兰一起去观灯游玩,铃兰刚说了半句:“要是再碰上……”,就在他锋利的眼刀下闭嘴了。
上京的花灯自然比昌州更加繁盛,灯市自正月八日始,至十五日而盛,十七方罢。张灯之地,以正阳门为最,因往年皇帝时有登此城门祭神观灯,与民同庆,因此来拜观者如蚁聚蜂屯,不下万人。此时天色刚暗,城门上下已遍挂诸灯,材料有琉璃、料丝、画纱、绢纸、甚至于麦秸通草,样式有走马、葫芦、羊角、荷叶、兔子、柿型、五色八角、走马鳌山等,纹饰有百花、鸟兽、虫鱼、水墨等,巧变殆尽,不可胜数。仰首望去,灯影参差,辉璨如昼。又有皇家出钱于街道两旁施放烟火,鼓吹弦索,走高桥,击唱秧鼓,妆耍大面具,舞龙灯,诸般百戏,更添喧杂。
虽说是子诺提议出来的,但出门后他就自顾自的甩着胳膊在前面大步走,把铃兰落下三尺远。铃兰对他这种行为又好气又好笑,只得抢走几步先去握了他的手。受了这么多年的正统教育,子诺对于这类亲密行为很不习惯,不过铃兰的小手温暖又坚定,他又舍不得甩开。
铃兰和子诺十指相扣,随着人流慢慢的向前走,子诺不自然的样子惹得她玩心大起,忽然扭身附在他耳边低语:“你这么紧张干吗,又没有认识的人。”
子诺哭笑不得的把她从身上扒拉下来,向着刚挤到他们面前正要打招呼的尴尬的少年微微点头:“玉常,你也来看灯。”
陈玉常就是户部陈尚书的老来子,也是上次宁泽澜口中子谨缠上的人,是子诺在国子监的学弟,他自幼腼腆,羞于见人,若不是和子诺读书时有一段交往,也不会主动上来打招呼,只是没想到铃兰当街做出如此亲密的举动,当下有点窘迫:“随着家母出来的,还未恭喜兄长高中,只是自兄长离开国子监后,就再没人给我指点文章了。”他微微瞥了铃兰一眼,奇怪啊,兄长以前最是行为端方不苟言笑,为啥对这个女孩大大咧咧的行为不加以斥责呢?
子诺对这个书呆子师弟也很喜爱,当下和他聊了几句,铃兰讪讪的立在一边儿无聊,便走到几步外的摊子上闲看。
不想刚看了两个摊子,就有一人拦在她面前。拦她的正是乐氏,三年不见,乐氏却似老了十岁,眉梢眼角的皱纹连厚厚的妆粉也遮不住,如今立在她面前怒目而视,更显得面目狰狞。
铃兰不知她要干什么,当下警惕的站住,狐疑的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