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姨摘下袖套,把它倒进保温杯里:“学会了,以后自己做。谁嫁给你,谁可有福了。”
江谚瞧她一眼,没作声。
夜色深沉,作业本和演草纸堆成高高的一摞,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这次调来的卷宗是草草手写的,字迹潦草,很难辨认:“晚乡3.18爆炸案证据提交卷……”
不锈钢保温杯压着卷子的一个角,透明桌布下换了新的字条:“二下期中测试:654”
“公安大学:599”
苏倾粉红色房间内,同样亮着深夜的台灯。吴阿姨把牛奶从托盘里拿下来,观察着她的神色:“倾倾,这两天忙,委屈你了。”
苏倾摇头:“谢谢阿姨。”
老吴和吴阿姨忙于“正事”,对她的管理变得颇为放松,她抬眼望着墙角,拆下的摄像头电线悬着,仍然没有装上新的。
“我明天下午可能要返校一趟。”她不动声色地扯着慌。
“为什么?”
“期中考试的卷子没讲完,得补课。”
“周日还要补课呀。”吴阿姨感叹一声,但没有对她提出质疑,“那让小郑送你,注意安全,早点回家。”
老吴和那辆黑色卡宴,暂时用不得了。最近送她上下学的,都是从外面临时雇的司机和轿车。
这几日难得的自由,她已算好了,从学校出发至江浦大桥,只要十五分钟。
“对了,又快要20号了。”吴阿姨欲言又止,宽慰她似的,“我问问老板,看他这月来不来?”
苏倾捏紧了笔杆,平静地答:“好。”
第73章 玉京秋(十三)
星期日是个好天,街旁公园里有不少野餐的家庭,小孩蹒跚着在草地里玩闹。江上无数丛波,浮光跃金,江浦大桥是做斜拉桥,高耸的桥架上,紧绷的桥索像根根巨大的琴弦,尖锐地割开了天空。
江谚靠在桥柱上,刚刚洗过擦干的发丝被风捻起了几根,又黑又亮,也像桥索似的利。
“谚哥,要不我就不去了……”电话里陈景言的声音嗡嗡的。
“你在哪呢?”江谚的语气平淡,懒洋洋地注视着来往的车辆。
“我……”陈景言没精打采的模样,“床上呢。”打了个漫长的哈欠,“昨天上了个新游戏,没忍住试了了几把,一不小心就通宵了……”
江谚看看自己骨节修长的手,“一点了。”
“噢。”陈景言又打了个哈欠,“好不容易休个周末,让我睡吧。”半晌,他轻轻嬉笑一声,“你和女神二人世界呗。”
“……”江谚毫不留情地把电话掐了。
干瘪的书包拎起来,拍了拍灰,往桥中心走,书包里只装了个不锈钢的保温杯,他想起来这回事以后,忙扶了一下,怕它倒了。
触到它的时候,心里蓦地浮上些不自然的情绪。
他叼了一根烟,眯着眼睛吞吐几口。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模样,待会儿人迎着他远远走过来的时候,应该摆出什么样的姿态,干脆转过身胳膊趴在柱子上,远远地看着江。
和女孩单独出门,好像是第一次。
浴室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天,光线在磨砂玻璃上凝成颗粒状的亮蓝色。
纽扣一粒一粒扣到了顶端,将奶白的皮肤收拢遮掩。圆形衣领带着褶皱的花边,海军蓝的纯色布料同她纯净的眼、年轻的唇是同一种气质,由内而外的质朴柔软。
苏倾看着浴室里光线充足的镜子,镜子里的自己双瞳很黑,两颊泛着健康的红晕,反手把微卷的长发梳在脑后,试探着扎了个马尾,许久,又慢慢放下来。
梳子走神似的在头发上走了两遍,半晌,她抿抿唇,心一横,造型梳尖尖的尾端从头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