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不见,爷爷奶奶已经更老了,甚至已经驻上了拐棍,颤颤巍巍。
姜彤拿了杯子,准备给陈杰倒水。
可是这里的茶水杯都是脏的,于是她干脆又使唤陈杰出去买矿泉水。尊贵的“第一次上门”的男人看了她一眼,顺从地出去了。
很快,李乐哥来了。
周梅带着暖暖来了。
就连继父,也都来了。
又有几个亲戚带着孩子来了,小院子里挤了不少人,吵吵嚷嚷。院子里热闹了起来,有和姜彤聊天的同辈,有叫陈杰姐夫的。有问姐夫做什么工作的。又有亲戚说到孩子要毕业了,说也想去申城打工。
“学什么的?”姜彤笑。
“是学会计。”
“哪个学校?”
一个说了也不认识的学校。
“简历发来我看看。”姜彤没有拒绝,这些年,凡是请她帮忙找工作的,她都没有拒绝过。她只是提醒,“只是申城的工资,虽然看起来高,但是生活成本也很高。就算拿个万把块,那一个月也剩不下多少钱,不过只能刚刚养活自己罢了。”
“如今这个年头,有个工作就不错了。”亲戚客客气气,“还要拜托彤彤你帮忙。”
姜彤点了点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她毕业的时候,有人帮助她找过工作,所以现在,她也不吝啬自己的资源,去帮助别人找工作。
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其实按照她以前的意思,她更喜欢劝人去鹅城。申城真不适合打工人待,鹅城那边更适合打工,那边工厂多,生活便宜,房租便宜。对于打工人,那边显然更宜居更多。
可是这次陈杰在旁边,她就没说。
免得陈杰以为她把事情往他这儿推。
姜彤很快打开手机,收了一份简历,很快又有一个亲戚拉了一个孩子来,说想进娱乐圈。
“你想进娱乐圈?”
姜彤看了看眼前的女孩儿。长得挺高,168 有了。可是,抱歉身上没一点儿美人儿的特质。
“她会唱歌呢,”亲戚说,“曼曼你唱一个。”
女孩倒也是大方,开口唱了一个《山丹丹的鲜花红艳艳的开》。姜彤不是专业人员,听起来倒也觉得不错。
“这是专门学过还是?”
“学过一点儿,可是家里没钱了,”亲戚说,“后来也供不起了。”
姜彤没有说话了。
她愿意给人机会。可是“有机会”的前提,是自己要有这个实力。。就比如当年有人帮她找工作,前提是她真的有 211 大学的毕业证书。
“你年纪还小了点,”姜彤说,“要是想走唱歌这条路,还是要让你家里继续供,去找一下专业的老师继续学。娱乐圈,”
她又提醒,“也不是这么好混的。”
亲戚又拉着她,说了一些家里供不起这类的。这话姜彤就没接了。当年妈妈也是说供不起她读书也没有一个亲戚来帮忙供一下的。
她只是笑着,说还是要让孩子读书,现在国考政策好了,只要上了大学,就可以助学贷款了。
这个半大的已经半个多世纪的房子里挤满了人,吵吵闹闹。
李乐哥来了,已经和陈杰聊上了。大姑在一旁,还和表叔婆说家里的碗没洗干净,有人在问妈妈的病情,大姑又拿起手机,开始订餐厅了,说“三桌,晚上就吃个便餐。”
“这个姜彤,都三十六了啊!”
奶奶被人围着,突然不知道何故,又嚎哭了起来,“一个老姑娘,三十六也不结婚还生了一个不知道是谁的野孩子!没人要咧。”
吵吵闹闹的客厅,又一瞬间寂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