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声音很稳,因为我早已演练过千百遍。
......
汇报结束后,我合上笔记本,目光平静地扫过屏幕上的每一张脸。
PPT 讲完了,数据、图表、方案,一切都完美无瑕至少表面上如此。但我知道,这场会议的本质不过是一场精心排练的表演。高管们擅长用华丽的 PPT 堆砌战略,用晦涩的专业术语掩盖空洞的执行力就像美国大选时的政客,慷慨激昂地承诺,最后却留下一地鸡毛。
我不同。
为了这一刻,我翻遍了近三年的 HR 报告,研究过无数行业案例,甚至反复观看那些高管培训视频,学习他们如何用自信的语气包装最平庸的内容。但我和他们终究不一样我的方案里,藏着真正能落地的刀锋。
比如薪酬改革表面上是“提升市场竞争力”,实际上是为了瓦解方琳那套僵化的亚太标准;比如招聘流程优化明面上是“提升效率”,实则是在削弱总部对中国区的控制权。每一个调整,都是精心计算的一步棋。
“Good.” Bob 只说了这一个词,然后例行公事地问,“Any comments?”(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会议室鸦雀无声。
没有人敢开口。
他们不知道我是怎么上位的,不知道我和 Bob 之间究竟达成了什么交易,更不知道我手里还握着多少底牌。
方琳的嘴角绷得紧紧的,但她最终什么也没说。
会议结束后,屏幕上的面孔一个个暗了下去。当最后一个视频窗口熄灭,程淮严整个人松懈下来,慵懒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他就是这样的人对我的火箭式晋升,从不过问缘由,甚至连探究的眼神都欠奉。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正是我们能够心照不宣友好合作的原因。
"唐宁,"他突然开口,双手交叉枕在脑后,"我想升陈瀚做高级经理,统管两家 Club。"
我转动座椅面向他,嘴角扬起一个笃定的微笑:"好啊,程总。明年三月统一晋升时,可以操作。"
程淮严的眼神中终于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惊讶。这个反应很有趣他清楚地记得他刚入职时我是如何毫不避讳地打压陈瀚的。如今我手握大权,却对他的提议毫不犹豫地首肯,这显然有些超出他的预期。
我看见他的大脑正在飞速运转:如今唐宁和 Bob 捆成一根线,为什么还对我这个想要中国区独立出来的 Head 提出的建议如此支持?这是示好?是试探?还是另有所图?但这些思虑只在他眼中停留了不到两秒。
"合作愉快。"他最终只是轻拍我的肩膀,露出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
我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胃里空荡荡的灼烧感提醒我,为了准备这场会议的 PPT,我连午饭都没顾上吃。我起身去下楼去吃饭。
乘电梯下到大堂,远远就看见张蕾坐在靠窗的沙发区面试一位销售。那是个背影挺拔的年轻男人,肩线将西装撑得恰到好处。张蕾正说着什么,突然抬头看见了我,条件反射般弹起来,脸上堆满殷勤的笑。我抬手做了个"继续"的手势,她如蒙大赦般点头坐下。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复职那天,张蕾战战兢兢的样子。"唐宁姐,你可算回来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刻意的亲昵,"您不在这些天,我就像无头苍蝇似的......"她顿了顿,眼神闪烁,"其实早就想联系您,又怕打扰您休息......工作上的事更不敢让您烦心......"
当初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