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父宋母惊诧,他才离家半载就能够回来,见他无恙,替他高兴之余,不由问起离家后的事。
蒋辰简略地陈述了一遍在军中的经历,方才说起,这次回来呆几日,还要回边塞。
宋父宋母还未高兴多久,听到他说还要返回战场,宋夫人不放心问:“那你这次去,要多久才能回来?”
蒋辰老实道:“还未知,且看战事而定。”
“唉”
“也罢,你好生保重,凡事多想想家中妻儿。”
蒋辰点头,请完安,婉拒了宋老爷和宋夫人挽留他一起用早膳,出府回村里拿厚衣裳,顺道与蒋小叔和婶婶报平安。
乡间人见他回来,都来向他打听消息,一同去参军的丈夫儿子的情况。
开始大家都在一个队伍里训练,后来被编进其他不同的兵队里上战场,是生是死不得知。
蒋辰只好安慰道:“我们将军用兵如神,场场大胜,我方士兵死伤人数不多,其他的同村弟兄们定也安然无恙。”
乡亲们也自我安慰道:“是哩是哩,等过个两三年退役就能回来了。”
蒋辰顺着他们的话点头,送完走人后,蒋小叔见到侄儿回来时激动的情绪,也平复了下来,听他对乡亲们说的话,忍不住期盼道:“小辰啊,那可有你堂兄的消息?”
蒋辰狭长的眸子微怔,缓缓摇头,“堂兄也许在其他人旗下,我下回回去打听一下。”
“无事,小叔就问问,他都两年未有消息了,我和你婶子心里早有了最坏的打算”
“你还要回去?!”
蒋小叔倏地反应过来,声音拔高。
“嗯,我此次是告假回来,有岳父大人托的关系,才能够回来。”
“那,那你要好好保重啊。”蒋小叔怔怔道。
“好,对了小叔,笙儿怀了我的孩子,现下已经有六个多月身孕,我回来带些厚衣裳,就回镇上陪他,不在村里多呆。”
“哎,好,好,那太好了,下回我和你婶子去看看他。”
蒋辰在蒋小叔家陪二老用了早饭,就回自家院子收拾衣裳。
院子里的果蔬摘了后,就没有再种东西,屋子也有半载未住人,积了不少灰,蒋辰从木箱里翻出两件厚外袍带上,把院子的钥匙给了小叔。
婶婶捡了篮鸡蛋,捆了两只自家养的老母鸡,要蒋辰带去宋府给宋拾笙补身子。
蒋辰推辞不掉,只好提着,马不停蹄赶回镇上。
宋拾笙在蒋辰离开后,左右也睡不着,喊小满去备水洗漱,换上衣裳,在外厅不见蒋辰的身影,随口问了句人哪去了。
“回少爷,姑爷去给老爷和夫人请安去了。”
宋拾笙矜持地点了点头,坐在桌旁喝着热汤,大眼盯着院外。
早膳都用完了,左等右等也不见人,沉不住气,让小满偷偷去打听姑爷的行踪。
片刻,小满回来道:“听守门的小厮说,姑爷出府去了。”
宋拾笙愣住,我只是不许他进我房里,又没赶他走,他为何要出府?
“小满拿我的狐裘来,我要出去走走。”
“少爷,外边天寒地冻,你如今不宜出去。”小满劝道。
“我就走一会儿,散散食。”
小满还是迟疑地给少爷备上保暖的衣物,陪他到宋府前院走动。
看着少爷来回路过大门,不用想也知道是在等姑爷。
小满想了想出声道:“少爷,要不您先回院子,小的在这候着,姑爷回来,我立马向您禀报。”
“胡说,谁在等他,我只是在散步,顺道看看府外有没有卖糖葫芦的经过,好买上一串。”宋拾笙嘴硬。
“是,小的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