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3)

里,对这佳婿是极为满意的,心说男人还是应当和男人打交道,上回去舒国公府上向明夫人陈情,实在是最傻的决定了。幸亏烟桥机灵,想起直接找魏国公,他们小夫妻间商议,不比和明月情那个悍妇周旋强百倍吗。

一场筵宴到了丑时前后,就已经酒意阑珊了,又听行首击着红牙板唱了一曲《墙外花》,什么“春昼风凋海棠花,飘墙过院落邻家”,似乎也有三分意境,唱出了江珩心内的一点凄凉。

御街上远近的灯火,渐渐变得葳蕤了,一行人裹着酒气从门廊上出来,外面候着的小厮忙上前替魏国公披上了氅衣,小声道:“夜深了,公子别着凉。”

魏国公如今虽已经领了爵位,早前的梁王府也改成了国公府,但因上头还是祖母及母亲掌家,贴身伺候起居的人依旧称他为“公子”。朗朗月色下,那公子也确实如他身上的兰桂香气一样,很有亭亭净植的清朗,谦恭地先送走了江珩,方回身登上自己的马车。

马蹄叩击着香糕砖铺就的道路,一盏白纱灯笼挑在车辕前,微微晃动着。

扶?c行走的小厮听见车内人轻轻咳嗽了两声,忙问:“公子可要喝些热水?”

车内人说不必,略过了会儿,挑起窗上帘子叫了声辟邪,“明日替我送一封拜帖到舒国公府上,就说我午后登门拜会云娘子,问娘子是否方便。”

辟邪应了声是,又好奇地打探,“公子当真觉得,舒国公夫人会答应让云娘子回开国侯府?”

车里人淡淡道:“江侯既然找到门上,我不好推诿,等问过了她的意思,若是她不愿意回去,再想个两全的办法吧。”

25. 第 25 章 她的闺名叫巳巳,听着很……

他办事, 一向是这样慎之又慎。宦海沉浮,多年下来已经养成了习惯,就算是去拜会未婚妻, 也要先具一封拜帖, 问一问人家得不得闲。

头天夜里宴请同僚, 半夜时分才到家, 未及禀报祖母和母亲,第二日一早请安, 说起夜遇江珩的事,太夫人脸上显出一点鄙薄的神情,“这江侯也是个古怪人, 先前纵容婢妾作乱,如今知道亲事定下了,又急着接回人。想是在舒国公府吃了闭门羹, 这才特意去寻你, 这样嘴脸未免难看了些。”手里的青瓷盏搁下来, 接过女使呈上来的手巾掖了掖嘴,“认真说,要不是宫中下了令,我是看不上这门亲的,倘或渔阳县主还在,倒有一说,可如今她不在了, 这江珩是个什么出身?不过沧州没名没姓的小吏罢了!”

是人总有自己的立场, 令太夫人对这门亲事分外不满的原因,更是因为配婚的令儿出自太后之口。

一个老对头,难道能便宜了你不成!当初先帝在时, 太后并不十分得先帝的宠爱,反倒是自己和另两位娘子更讨先帝的欢心。魏美人和郑贤妃,因为一个无后,一个生了女儿,都自请去守陵了。自己呢,儿子封了梁王,却未能承袭帝位,先帝去后便搬出禁中,随儿孙居住了。

对于好胜的人来说,成败之心至死不灭,争夺太子之位那一战败北后,原本眼不见为净还算过得去,可那张太后又把手伸到她的内宅来了,其中内情不言自明,却又反抗不得,实在叫人越想越生气。

长辈有些牢骚要发也是难免,但他看得很清楚,不管娶谁都难逃这样的安排,看开些,日子才能过得下去。

他笑着,说了些宽慰的话,然后从园子里退出来,顺着木廊向前,还没走多远,迎面遇见了惠存。

惠存是他一母的妹妹,今年刚及笄,许了左卫将军耿方直,只等哥哥完婚,就可以着手预备她的婚事。但亲事虽定了,脾气还是小孩子脾气,娇养在家的郡主,纯质得像水一样,看见他便叫一声哥哥,急忙跑上前,托着两手给他瞧,“你猜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