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大山哥想到哪里去了啊,”小柱子慌慌的连连摆手,眼珠子乱转着,想着托辞,“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新鲜事太多了,我一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正在琢磨呢。”
“哦,”大山没有在意的点了点头,又接着小柱子的话茬追问了一句,“那你现在琢磨好了没有啊?我还等着听你的新鲜事呢。”
“想好了,想好了。”小柱子抬手抹了一小额头,却没敢看云芳一眼,就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小柱子说他刚去福祥老铺的时候是住在十几个人一间的大通铺上,和那些脚夫、力把们混住在一起,有大伙计管着,没有招呼是不能随便乱窜的。后来,也就是正月初五他们拉了萝卜条回去,张管事就让他搬出了大通铺,和另外三个小伙计单独住了一间,白天的时候也有大伙计领着可以在院子里干活了。
再到后来,他们拉了两千多萝卜条回去之后,他已经被允许在铺子的二堂里打扫了,偶尔还能看到前堂的大伙计们招呼客人,自然也就看到了三五|不时的有客人上门来询问萝卜条的事情,也看到了王一刀卤的猪头还是能被客人认可的,隔三岔五的还有个把的回头客。
~~~~~~~~~~~~~~~~~~~~~~~~~~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今天又更新晚了。
220 展示
小柱子开始说的还有些拘谨,后来他越说越高兴,渐渐的完全投入了进去,有些眉飞色舞了起来。
小柱子说,这时候的他除了能偷偷的学习各种本事,还能听铺子里的大伙计们说些八卦。比如说,这一次福祥杂食铺就是栽在了苍记杂食铺的手上,张管事派出了大批的人手去各处收集大白水萝卜,所以正月十五他们的招牌元宵就没有做多少,被苍记钻了空子,赚了个盆满钵满。
还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大伙计说,这一回福祥和苍记相斗,看起来是苍记占尽了上风,不过他们和福祥这么一相斗,却失了一个大买卖,被县城另一家三组鼎立的铺子蒋记渔翁得利了,而福祥和苍记白白让老对手抢到了先着。
当然了,因为涉及到蒋记和苍记的商业机密,市面上也就是有点子流言出来,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秘密生意,却是你一个说法,他一个说法的,谁也说不准,有人说是盐巴,也有人说是金矿,还有人说是贡品,反正是说什么的也有,并且越说越邪乎。饶是小柱子聪明,也是听了个一头雾水,理不出头绪,所以也只好把所有的说法都一一学说了出来。
开始的时候,小柱子似乎因为大山的追问,才为了避免什么一般,让自己不停的说话。可是,说到后来,小柱子说起了因为萝卜条而起的流言,越说越投入,最后他抚摸着自己的头,喃喃的说道,“这么深深秘密的,到底是什么生意呢?宁县最后实力的三家铺子都这么争?”
云芳没法回答小柱子的疑问。这个和智商无关,是她掌握的情况太少了,就听小柱子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这么一说,她根本门都没摸到呢,更别说分析其中的玄机了。
云芳明白自己的处境,根本也不想从那些一鳞半爪的流言里分析什么真相。不过,虽然不能分析什么真相,可是对于县城里的商业形势还是能分析出一点有用的东西来的。
因为,对于现在的云芳来说,她手头有一些用萝卜条换来的红花种子,还有一些腌起来的火腿肉,这两样都是在山村里销售不出去的,势必要进入县城。可是,她的眼前一抹黑,对于县城的情况一无所知,却是可以从小柱子这些八卦里听出些端倪来。
比如这百年老铺福祥并不是一家独大,还有两家苍记和蒋记和他三分天下。福祥老铺靠的是年头久,有信誉有群众基础;那苍记当家人似乎是个有魄力的,而蒋家异军突起,看人们对于他们生意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