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小半天的时候,他们的杂食铺子竟然定出去了近两千碗的萝卜条,而且都是和人家约定正月初六年正式的过完之前就给人家萝卜条的。这一下子,张大年再也坐不住了,他只是和蓝家约了五百碗的萝卜条,这突然多出来的一千多碗来,他,他可如何拿给人家?
张大年‘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急声吩咐着让人套车,把院子里那几口大缸都带上了,急急忙忙的就往松坡屯赶。
福祥铺子的车马都是拔尖的,张大年又急着赶路,总算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了蓝家的小院前,面对诚惶诚恐的蓝家众人,张大年稳住了心头的兴奋,以一种上位者的平稳和蓝家人搭起了话。
直道云芳看似莽撞的询问,张大年还在心里暗自惊喜,却也打定了主意半点也不会透露的,如果被蓝家的人知道了他们把萝卜条每碗卖到了十文钱,竟然还能卖的这么火爆,他们家人心里肯定会不平衡的,那接下来的合作也可能就会无端的生出波澜来。
因此,当云芳那个精明的丫头突然提起了这个话题,张大年立即心生警惕,生怕蓝家人不懂规矩,七嘴八舌的一通乱问,虽然他能够随便的搪塞了过去,但也会把气氛搞僵的。
不过,蓝庆生接下来的表现却让他很满意,他果然是个懂规矩的,不但没有趁机询问自己卖萝卜条的情形,还呵斥了云芳那丫头,张大年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可是,云芳那个丫头被呵斥以后委委屈屈的上前道歉的话,却让张大年脑中飞快的闪过了些什么,随即额头上就冒出了冷汗来。
铺子里出大事了!
芳丫头的话就像一道清脆的闪电,一下子劈开了张大年脑中的混沌,让一直处于亢奋中的张大年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开始细细的思量起整件事情的始末来,没有放过任何的细节。
他是在表侄子赵永安的婚宴上第一次吃到那种爽脆的萝卜条的,与那些少见是的山里人不同,张大年新升了福祥老铺杂事铺子的管事,对于吃食上了解的甚多。萝卜条一入口他立即尝出了它的价值,当听说那腌这种萝卜条的蓝家人就在喜筵上的时候,刚上任的杂食铺子管事张大年一下子激动了。
169 提醒
当时,狂热的张大年强自按捺下心头万分的激动,试探着和蓝家的丫头说起了请她们家腌萝卜条的事情。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丫头竟然也是个聪明的,推说家里的事情有大人做主,并没有应承他什么。
不过,听了这么推托之词的张大年并没有死心,他返回了县城处理完了几件棘手的事情之后,他立即收购了十大车的大白水萝卜,并且带上了盐等东西赶去了松坡屯。
初见到蓝家人之时,张大年还是打着来料加工的主意的,可是一番交往下来,他果断的改变了主意,痛痛快快的同意以了蓝家以往的定价购买萝卜条,同时把十大车大白水萝卜作价一吊钱的定金,一并交给了蓝家。
事情进行到这里,还是很顺利的。
事情的蹊跷,出现在他张大年取了第一批萝卜条回去。虽然他们老东家是福祥老铺的东家,可是杂食生意却不是他们的强项,尤其是张大年做管事的这一间铺子刚开张才一两年,那些忠诚的老主顾并没有攒下多少。
虽然他们回到县城之后第一时间给各个老主顾送去了试吃的萝卜条,可是第二天上门来的客人却远远超过了他们平时的几倍。
这这个马上过年的当口,就是一间不大著名的铺子里送出了的一样小菜,怎么会马上就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呢?这其中肯定是有人推波助澜了,不定做了什么局等着他张大年钻呢?
想到了这一层,从昨天开始就一直亢奋着的张大年怎么不冷汗直流呢?
事已至此,张大年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