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3)

这样算下来,年前无理论如何也做不完这事了,况且还要准备过年的一堆事情呢。所以,一家人商议最后决定,等到过了年之后,在一年了最冷的那段时间里,再全力的开始杀猪制作火腿。

因此,一圈跑下来,看了猪大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定下了杀猪的次序,在没有宰杀之前,那些猪还是原来的人家喂养着。因为蓝家买猪没有按照猪大小,而是按照头数,一头猪不轮大小,都是一百文钱的,所以那些猪瘦小的人家多位养上几天,也就没有话说了,因为认真算下来他们还是占了便宜的。

每一家每一户的查看,约定杀猪时间,这么一圈走下来,爹和云芳心中有了数,大家对于肯接收他们肥猪的蓝家父女也都格外的尊重,谁也没有计较多喂养上几天的时候,反倒是对于蓝家如何处置这些肥猪很感兴趣,言谈话语间隐隐透露出对于蓝家这单生意的担忧。

爹笑呵呵的和大家说是芳丫头的主意,云芳则一直微笑着告诉大家不用担心,他们只是先把这些猪肉保存下来,会想办法慢慢的卖出去的,让大家放心。

云芳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他们之间不是那种纯粹的钱货两讫的关系,卖家东西出手,对于买家就不再关心,不论赚还是亏都和他们没有任何的相干。

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的都是一个屯子里住着,虽然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但是他们之间是乡亲们,那种纯朴的关心还是在的,不管他们是完全的担心蓝家这笔生意的赔赚,还是担心他们赊出去的每头猪剩余的八十文钱能否顺利的收的回来,他们对蓝家这笔生意的运营状况是实打实的关注着。

137 气鼓鼓的大山

这样的情况,就有些类似她是蓝丹溪的时候搞得那的合作养殖和种植户一样,大家的利益是一体的,他们都是蓝家企业的小股东,他们的利益和蓝家的生意息息相关,他们之间有着合同的约定。

现在,蓝家还没有本钱做起更大的生意来,更没有带领周围几个村子的人一起致富的本事,做不到永付定金的方式下订单让大家养什么或者种什么,他们只是在大肥猪价钱低的几乎没人要的情况下采用赊欠的方式收购了大家的大肥猪,可就是这样的赊欠,也让他们和大家建立起来某种联系,他们又有着祖祖辈辈一起居住的情谊,所以蓝家的这笔生意实际上也是和乡亲们联系在一起了,赔与赚都牵动着乡亲们的神经。

这样的一圈走下了,天色也就渐渐的黑了,小柱子寡言少语的跟着忙活了一天,转完了这圈,也就很有眼色的回自己家去了。

爹的心头也很高兴,不过看多了乡亲们的殷殷期待,他的心里也难免犯起了嘀咕。

虽然芳儿说她可以用盐把这些猪肉腌起来,关于这一点他百分百的相信,就象熬盐和腌那些萝卜条一样,爹不怀疑云芳可以保存的了这些猪肉,可是如何卖出去,他的心里却没有什么底,毕竟这一带都是穷苦人家,不过年不过节又不办事的时候,舍得花钱买肉的人家实在太少了。

爹心头嘀咕着,云芳却在翻着她那个粗糙的小记账本子,上午她只是根据各人的描述简单的记录,下午实地考察了一圈之后,心中模糊的概念终于有了具体的影像,云芳一边走一边记录,不但记录了猪的情况,顺带着把各家主人也都暗暗的考量了一番,他们的言辞和行事以及小心思,云芳也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因为,云芳知道,如果她这一次能够成功腌制火腿并销售的话,明年她还得买他们的肥猪,生意才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对于这些将来的合作者,虽然他们基本上都是善良的,但总也有些心眼子长歪的,比如李玉珍,比如周嫂子,比如之前的秋嫂子,云芳总要做到心中有数的。

云芳默默的整理着各处收集来的信息,爹也是一路嘀咕着,背着手进了自己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