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面无表情,道:“知晓了。”说罢,他让那人退下,静坐不语。
我知道公子在想什么。
沈冲的性情,我亦知晓。从昨日他来桓府的情形看,他和公子一样,知道了倒荀之事。不过皇后等人对太子的算计,如今也不过是猜测,大长公主当不曾透露。即便如此,身为太子的臣属,沈冲也颇受折磨。
他这般读书人,免不得要有些忠义气节的念想,但他知道利害,不会背叛家族。
想到他纠结的模样,我其实有些心疼,见公子这般,心思不禁一动。
“公子想去见表公子?”我怂恿道,“不若也去一趟太学。”
公子看着窗外,片刻,道:“不必。”说罢,将手中的书放下,换一本继续翻。
我有些失望,只好陪着他继续干坐。
*****
到了午后,府中依旧安静。公子小憩了一会,当是睡不着,起了来。
他吩咐青玄将他的铠甲和剑都取来,又让我取来油膏,自己坐在堂上擦拭了起来。
光阴一点点变换,太阳渐渐西斜。
巳时过半的时候,仆人来问,说大长公主和主公等人皆传话回来,太后将大长公主留在了宫中陪伴,桓肃和桓攸、桓旭等亦各有缘故暂不回府,稍后是否将公子的晚膳送来院中。
公子没有说话,望着外面天色,忽而道:“霓生,替我更衣,我要入宫。”
我吃了一惊。
“公子入宫做甚?大长公主先前嘱咐,要公子留在府中。”
“府中这么多人,不缺我一个。”公子淡淡道,自往房中而去。
我忙追上去,道:“公子,街上甚是便要戒严,公子此时入宫,只怕来不及。”
“嗯,快些便是。”公子神色不改,自顾地宽了外袍。
我只得去把他入宫穿的衣袍取来,一边给他穿上,一边孜孜不倦劝道,“公子还是留在府中为好,大长公主既这般吩咐,必有道理。若有什么人来,府中连个主事的人也没有,那……”
“霓生,”公子将我的话打断,“你知道今夜之事,是么?”
我一愣,抬眼。
只见他注视着我,目光灼灼,似乎洞穿一切。
到底还是被他察觉了。我知道嘴硬无益,朝周围看了看,点了点头。
“嗯。”我说。
公子道:“你从何处知晓的?”
我自然不好说这本是我出的主意,嗫嚅道:“昨日沈公子来,我在书房外听到的。”
公子露出疑惑之色。
“昨日你不是一直在摆弄那些花?”
“我经过窗边时,不留神听到了两句。”我说着,掩饰地岔开话,“公子,主公及大长公主想来已是安排妥当,公子依计行事便是,何苦违抗?”
“妥当?”公子道,“若是妥当,母亲将两位嫂嫂和侄儿送走做甚?”
我急道:“公子就算去了宫城之中,可做得何事?公子已非朝官,亦不似子泉公子一般统帅殿中侍卫,只怕去了也无多裨益。”
“殿中卫士全数加起来也不过八百,内宫中最缺的便是人手。”公子神色坚定,“此事一损俱损,无人可苟全,便是躲在府中,亦不得置身事外。如今圣上、太后及母亲在宫中如深陷囹圄,我岂可袖手而待,全无作为?”
我无言以对。
这话听上去跟他在遮胡关时一样执拗。公子的性情我知晓,一旦有了决断,九头牛也拉不回。
然而这般状况,于我而言却是棘手。若我随公子入宫,今夜必然要困在宫城之中,荀府那边……
“霓生,”过了会,公子忽而又道,“你不必随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