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甚手段?”司马敛道。
“济北王的家眷都在明光道手中,可以此谈判,劝济北王投降。”我说。
“只怕此法行不通。”薛尚忽而插话道,“蒋亢昨日来到范县时,将济北王家眷也带了来,已经交给了济北王的人带往兖州去了。”
听得这话,众人皆吃惊。
“当真?”我不解,“蒋亢为何如此?”
“恐怕也是为了结盟。”这时,老张道,“我等今日潜入城中时,线人也曾禀报此事。我教占了鲁国、济北国、东平国,蒋亢与济北王媾和,兖州诸侯甚是不满,蒋亢以示以善意,缓和诸侯情绪。”
司马敛哼一声,冷笑:“济北王打的好主意,将自家家眷接走,却当孤死了一般。”
我沉吟,道:“如此,我等唯有加紧出发,奇袭济北王,方可破此局。”
众人无异议,又商议一番之后,分头行事。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出门办事,明天写多点。
第362章 奇袭(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的时候忘了说,这个文正在着手结局,需要一点时间梳理。按鹅式宇宙惯例,从明天起请假一周,下周三(18日)复更~
回到歇宿之处时, 我将老张叫住。
“你要领兵去兖州?”我问他,“按我等原先计议,你须留在此处,等曹叔曹麟到来。”
老张道:“此事,我考虑许久,终以为不宜留下。”、
“怎讲?”我问。
“女君可想过, 明光道将来的出路?”老张道。
我说:“自是想过,不过还须得与曹叔和曹麟见面再议。”
“其实不必与他二人见面, 老叟可向女君透底。”老张道, “女君,曹先生已有了退意, 故而定然会与秦王和谈。”
我讶然。虽然就私心而言, 我并不希望曹叔与秦王开战, 但听到老张这话,我还是感到十分诧异。
心中一动, 老张终于肯开口了。
“退意?”我问, “为何?因为那病?”
老张道:“生病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曹先生从不在乎身体, 他有了退意,是因为公子。”
我愣住。
“阿麟?”我忙又问,“他怎么了?”
“女君也知晓公子的性情, 他当这教主,本是为了曹先生。”老张道,“曹先生多年来虽一直教授公子治人理政之道, 但他也知晓公子其实无意于此。他头一回病倒之时,就曾与老叟感叹,公子性情过于纯直,曹先生若哪一天过身,公子便要一面担起明光道数十万人生计,一面应付局势,稍有闪失,便要反受其害。”
我了然。
这道理,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想对曹叔说的,他能想通这一层,倒教我心底松了一口气。
“如此说来,曹叔不再想光复前朝了?”我又问。
“这老叟不知,曹先生不曾提起过。”
我颔首,又道:“这与你率兵攻打兖州又有何干?”
老张道:“若老叟不曾估错,这天下终会是秦王的。女君可想过,和谈之后,明光道在这世间何以立足?当年触龙见赵太后,曾说长安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日明光道地跨三州,挟民数十万,以光复前朝为号,即便秦王有意和谈,必也猜忌甚重。明光道若要服人,便要像长安君一般,有功于国,方可积累人望,为新朝所容。故为将来计,此战,明光道断不可缺席。”
我听得这话,诧异不已,不由对老张有些刮目相看。
“可此事,曹叔应当还未知晓。”我说。
老张道:“曹先生委以老叟临机决断之权,此计于明光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