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2 / 2)

消息的时候, 他仍在与何达商议着该在王府的什么地方再凿一口井, 仿佛全然忘了还有大事要做。

待得何达离开之后, 谢浚才看向我。

“找我何事?”他问。

我说:“无事,久闻长史遇事稳若泰山,乃名士典范,特来观赏。”

“时机成不成皆是天意,何必强求。”他将手边的文书放好,说,“殿下时常临大战前仍看书下棋,便是藉此保持清醒,不至于为焦虑所迷。”

我不置可否。在谢浚看来,秦王什么都是好的,我对他的褒奖之词并没有什么兴趣。

“你来了正好。”这时,谢浚道,“今晨使者送来了些信函,也有你的。”

说罢,他将案上的一只木函拿起来。

我眼睛一亮,忙上前接过。

看上面的封泥,确实是公子寄来的,不禁欢欣雀跃。

“殿下甚为守约,这信函才送到上谷郡,便转来了雒阳。”谢浚道。

这话想来确实,算算日子,我的信送到凉州,公子回信,送到上谷郡又辗转至此,堪堪够用,至少没有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