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1 / 2)

董贵嫔微微颔首,叹道:“如今又到了多事之秋,是当谨慎些。”

谢浚道:“贵嫔睿智。”

董贵嫔不多说下去,却看了看我。

“这位内侍,老妇怎从未见过?”她说。

谢浚看了看我,微笑:“贵嫔好眼力,这是殿下新纳的幕僚云霓生,在下今日带她入宫,乃是有一桩事要办。”

听到我名字的时候,董贵嫔的神色一动,变得惊诧不已。

“这是云霓生?”她再度看向我,疑惑地将我打量。

“正是。”我笑了笑,上前向她行礼,“在下云霓生,拜见贵嫔。”

董贵嫔盯着我的脸,少顷,恢复了镇定。

“老妇上回见你,你可不是这般模样。”她说。

我知道她指的是上次大长公主带我来的时候。那时,大长公主当着我的面和她商议机密,虽不曾告知她我的名姓,但稍微有些脑子的人,也会让人去查查清楚我到底是谁。

我神色不改:“如今非常之时,自当小心为上。”

“贵嫔亦知霓生?”谢浚在一旁问道。

“云霓生大名鼎鼎,谁人不知。”董贵嫔说着,意味深长,“当年之事,老妇可是不曾忘记。大长公主又是劝子启入京,又是说媒,这都是你的主意。”

第220章 秋宫(下)

当年的来龙去脉, 既然秦王都知道了,那么董贵嫔也知道,便一点也不出奇。

不过我并不觉愧疚, 仍微笑道:“贵嫔好记性。”

这时, 旁边的谢浚轻咳了一声。

“贵嫔明鉴。”他看我一眼, 向董贵嫔禀道, “云霓生如今为殿下所用,此番随在下入京,乃是为扳倒东平王。”

董贵嫔:“哦?”

谢浚于是将我和他议下的计策大致说了一遍,而后,道:“如今最紧要之处,乃在于今上及谢太后。二人皆为东平王软禁, 在下昨日去谢太后宫中探望,因旁人监视, 未敢透露一语。如今之计,唯有请贵嫔相助。”

“如此。”董贵嫔道,“老妇如何相助?”

我说:“在下善于易容潜行,须一身宫中内侍或宫人的衣裳, 乔装改扮,潜入那承露宫中去密见太后。不须多久便可回来,再与谢长史一道离去。”

董贵嫔缓缓饮一口茶,而后, 将杯子放下, 倚在凭几上看着我, 不置可否。

堂上一时安静,谢浚见董贵嫔不说话,过了会便按捺不住,开口道:“贵嫔……”

“承露宫虽无高墙,可那里面的宫人,比老妇这里多多了。”董贵嫔不紧不慢道,“若谢太后身边一直有人,又待如何?”

我说:“此事简单。我可将太后身边宫人形貌揣摩清楚,下次再来时,便扮作她们接近太后,如此一来,便不必受那监视之限。”

谢浚不曾见过我行事,这样的计划,他必会觉得不可理喻。故而为了避免他犹豫不决而影响行事,我没有跟他细说过。

果然,这话出来,连他也微微变色。

董贵嫔看着我,却是镇定。

</div>

</div>

第238节

“我曾听子启说,你有百般变化的能耐,便是他也难以对付。”她缓缓道,“你说的,想来就是当年对付子启的那套。”

这话听上去颇是舒服。我心想,秦王面上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倒是还知道谦虚。

“正是。”我毫不否认,说,“贵嫔放心,无全然把握之事,在下从不去做。”

“只是现下乃白日,若潜入承露宫,难免束手束脚,贻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