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公子似乎并未发怒,只淡淡道:“那么我将这官职辞了,可算得还了这大恩?”
桓??:“……”
少顷,他“哼”一声,道:“我不与你置气。”
二人正说着话,忽而青玄又进来禀报,说沈冲来了。
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公子去北海的事,没有打算瞒着谁,沈冲自然很快就会得到消息,前来送行。
但他进来的时候,似乎有急事,颇为匆忙。
“元初,子泉。”他招呼也没有打,声音严肃,“你二人可听到了消息?西北出了大事。”
公子和桓??皆诧异。
“何事?”公子问。
“鲜卑进犯河西,已经打到武威城下了。”
我愣了愣,心中一动。
――不过不久之后,当另有转机,望元初抓紧才是。
秦王昨夜说过的那些话,蓦地浮现在了耳边。
第193章 慕容(上)
作乱的确实是鲜卑, 但并非三年前的西鲜卑。
秃发磐败亡之后,秃发磐败亡后,西鲜卑退出河西,剩余部众或远遁,或被东鲜卑和北鲜卑各部吞并, 销声匿迹。
世间仍存的鲜卑各部,可分为东鲜卑和北鲜卑。
东鲜卑盘踞辽东,北鲜卑盘踞大漠。
而秦王当年之所以被派去镇守辽东, 乃是因为东鲜卑勾结匈奴侵蚀边境。秦王抵挡得力, 亦成了他多年来自保的资本, 文皇帝虽视其为眼中钉,但从来只能打些鬼鬼祟祟的主意,不敢硬将秦王从辽东撬开。
这些年, 随着匈奴衰败, 东鲜卑也渐渐独力难支。加上风雨不调牧草不足, 各部之间争斗愈烈。其中势力最强的拓跋部, 也陷入叔侄争位之乱, 剑拔弩张。
见得东鲜卑衰微,秦王即趁势进攻。数度征战之后,东鲜卑被迫放弃辽东,纷纷迁往大漠。
大漠南北,皆是北鲜卑地盘, 其强盛者, 首为慕容部, 次为槐度部。二部本相处微妙,突然被东鲜卑掺入一脚,局势就变得乱将起来。无论慕容部、槐度部还是其他大小部族,与东鲜卑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因争夺草场水源而大打出手之事时有发生。
但与此同时,东鲜卑内部却稳定下来。
在往大漠迁徙的路途中,原单于的侄子拓跋彦崛起,在两年内,将拓跋部重新整合。而东鲜卑其余各部见状,也纷纷归附,拓跋彦自此站稳了脚跟,以东鲜卑之势,与慕容部和槐度部并立称雄。
东鲜卑历经内乱和北迁,东鲜卑元气大伤。拓跋彦虽成为东鲜卑之主,但率部回辽东并非上佳之选,权衡之下,他决定留在大漠里。
拓跋彦先是与慕容部和槐度部会盟,各赠牛羊万余,换得两部认可。慕容部和槐度部虽对拓跋部鸠占鹊巢十分不满,但也知道以拓跋彦之势,赶是赶不走了,与之大战只会落得两败俱伤,于己于人皆是不利。于是得了拓跋彦的时候,二部也不再作强硬之态,商议之下,在漠东划出一块地来,让东鲜卑各部得以安定落脚。
当然,这般施舍来的地盘,贫瘠荒凉,而东鲜卑有数万之众,糊口极为困难。但拓跋彦并无怨言,感激地笑纳了。
其实,拓跋彦看上的是漠南的草场。
漠南为慕容部所有,不乏水草丰足之地,无论槐度部还是其他各部,皆垂涎不已。奈何慕容部强盛,无人可染指。
但拓跋部来到,就不一样了。
拓跋彦颇有野心,对漠南势在必得。他向槐度部示好,娶了槐度部单于的女儿做妻子。不久之后,东鲜卑与槐度部联合向慕容部发难,突袭了漠南。
慕容部猝不及防,死伤惨重,连单于慕容笈也在乱军中被杀。大漠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