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流民一波又一波,长安外郊的庄子和村子自己组建了护卫队,日夜巡逻,要是抓到潜入的流民都要弄死,若是威慑不住他们,他们日后会一波一波的来,不如最开始就下狠手,街边的客栈已经不接客了,老板将门窗一锁,生怕外面的人进来买东西,食水早都不对外售卖了,人人自危,这时候,律法的秩序早已崩塌,有不少坏心思的人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你看,我没马车,但是前面的人有马车,他们除了马车,还有女人,有金银财宝,不如我去将他杀了,这些东西不就是我的了吗?

我杀了他又有谁知道呢?这长安都起战乱了,一打起来谁认识谁啊?官府都不管他们了!

这种心思的人只要冒出来一个,就会如同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人一旦落到了没有法律、没有制约的境地中,人就不是人了,而是丛林中的野兽,是没心肝的恶鬼,他们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有贪婪暗生,活煎人寿。

宋知鸢出山第一日,就碰见拿刀打劫的,幸好她还有一手烂骑射傍身,又骑在马上跑得快,那伙人流民手里只有锄头和镰刀,所以没敢追她。

但是追不上她,却能追上旁人,那些路过的老弱流民全都被这一伙强盗围上,交出粮食水草,还能活下来,只剩下一个赤条条的人离开,若是碰上日后粮食短缺,说不定人都走不了,被当成两脚羊啃了。

宋知鸢看的心惊胆战,她要不是身体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进长安的正门也早都被五城兵马司的人死死守住,流民敢靠近直接射杀,墙上都堆起了攻城弩,不允许任何流民进入,他们要么死守在长安城外,硬生生坐着硬熬,要么绕开长安城,去长安城东面的九境城去。

甚至,就算是长安本城的居民、因为事情出了城,现在折返回来,也不允许进入,除非城里的亲戚给通关系,塞大批银子,才能给引进来,乱世之下,民众的性命是最便宜的,有的时候甚至不如一只下蛋的母鸡。

长安城中的规矩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敏锐的聪明人,才能从困顿之中挖出来一条活路来。

而宋知鸢与这些流民不同,她是官。

别人挖动心思、花大笔银钱贿赂守城人,才能换来几个入城的名额,但宋知鸢只要亮出来官员身份就可以进来。

流民不得入长安,但官员可以,哪怕只是一个小小官员,也有凌驾于流民之上的特权。

士族与民众的命本来就不是一样的价格,前者有父母有门庭有亲属有钱财,有无数双看不见的手撑着托举,昂贵是理所应当,后者没有托举,若是运气好、站起来了,还会被这么多双手往下拉扯,所以后者卑贱也是顺理成章。

她绕开流民,直奔长安后,掏出自己的官员令牌来,门口的五城兵马司简单审核过后,便带着她进长安宋知鸢进城后,被送到官府中,由新任右相韩右相亲见。

前些日子太后带走了一大批官员去山中,朝堂的事便安置给了右相暂时监国、处理朝政。

本来太后最多只去十日左右的,双方都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谁料中途变故突生,洛阳被攻打,太后被困在大别山,前去救援的将士跟肉包子打狗一样一去不回,半点音信都没有,太后不回来,流民反倒来了,右相只能匆忙闭城,避**民冲击长安。

唯一一根独苗,宋知鸢带着消息回到长安的时候,右相才肯命人开城门。

开城门的过程也不算顺利,守城小将要先用利箭驱散门口的流民,然后派一队骑兵出来,举着刀威慑,然后将宋知鸢带进去,避**民冲击城门。

宋知鸢被带进城门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城门关闭,看着门之间的缝隙逐渐缩小,看着门外面那些流民们绝望的脸,只觉得心下发堵。

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