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蒙斯今年56岁,酶国人,是一位生物科技学家,而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也是一个酶国美特州的官方生物实验基地,只不过灾变之前已经有一些年头没有得到政府的拨款了,因此还在这里的实验员们几乎都是卡蒙斯教授的学生,这个实验室基地也几乎成为了卡蒙斯的“师门企业”。
劳伦并不知道卡蒙斯跟这里的政府是什么关系,总而言之自从环境灾变以后,原本负责这里的院长辞职,卡蒙斯就成了新的院长,而且还能每年搞来一笔价格不菲的款项用来研究。
劳伦是一年前来到这里的,虽然她并没有接受过卡蒙斯的教导,几乎只是为他打杂,但也亲眼见证了卡蒙斯带着他的这些学生们在研究些什么……而这些事绝对是这两个保安以及外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
“嗜神经病毒,他们是感染了这种病毒才会变成这样的。”劳伦说道。
这种病毒最初被推测起源于一种罕见的蝙蝠寄生虫嗜神经微孢子虫的变异。这种微孢子虫原本通过蝙蝠间的血液接触传播,主要寄生于蝙蝠的神经系统,但通常对蝙蝠本身影响有限,不会引起显著的行为改变。然而,在卡蒙斯的一个学生偶然的实验中,这种寄生虫意外地与一种未知的人类病毒(可能是某种潜伏性神经病毒,这种病毒是机密,连劳伦也不知道)发生了基因重组,从而诞生了全新的嗜神经病毒。嗜神经病毒保留了微孢子虫对神经系统的亲和性,同时获得了病毒的高效复制和传播能力,特别是通过血液直接接触传播的特性。
这种跨物种的跳跃,使得嗜病毒在动物社会中迅速找到了新的宿主,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致命性。
简单来说,原本只是一种普通的病毒,但是因为跟人类携带的某种病毒基因重组之后再出来的新病毒,无论是对动物还是人类都有了强烈的破坏性、传染性。
“这种病毒感染的机制也是比较可怕的……”劳伦像是缓解自己的恐惧和紧张一般脱口而出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
嗜神经病毒通过血液接触进入人体后,首先攻击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单核细胞,利用这些细胞作为“特洛伊木马”,悄无声息地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一旦进入大脑,嗜神经病毒迅速繁殖,优先感染大脑的情绪调节区和认知控制中心,如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这些区域的感染导致感染者出现暴躁易怒、情绪失控的症状,同时伴随记忆力减退和决策能力下降。
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开始大面积死亡,神经连接断裂,导致感染者逐渐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最终陷入深度昏迷,几天内发生脑死亡。
至于为什么劳伦对于这些流程知道得这么清楚,那也是因为卡蒙斯他们已经进行过了人体实验,是的,他们已经用人体实验过了。
两个保安听得震惊无比,两人都是从其他国家过来的,其中一个还是黑人,被安排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说明他们其实也不是什么被重视的人,万万没想到这个实验基地那里居然是这样的……
劳伦继续告诉他们,实验室还测试出了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如咬伤、共用未消毒的针具、输血或使用受污染的血液制品等。反正只要有一点点血液融入了正常人的血液里,这个病就会扎根。
当然,这种病毒并不是不可控的,在确定这种病毒的威力之后,卡蒙斯他们就已经开发了针对嗜神经病毒特定酶活性的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阻止病毒复制。不过这些药物需与增强免疫系统的辅助治疗结合使用,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必须在感染后一小时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