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与皇帝楚星伉俪情深,十九岁诞下麟儿,陛下为此大赦天下,在满月宴上便将刚满月的楚夜澜封为太子。
祝丞相夫妻便是太子的外祖家,楚夜澜四岁的时候,安柔皇后病故,皇帝哀痛不已,无心朝政,连只有四岁的太子都被抛在脑后。祝丞相担心外孙在宫中遭遇不测,就让祝夫人向陛下祈求将太子带入祝家,由祝丞相亲自教养。
太子在祝家长到九岁,皇帝陛下才将他召回宫中。太子和外祖家的关系十分亲近,没有外人的时候,就不需顾忌那些繁文缛节。
韩氏多年养尊处优,虽然已年近六十,但保养得当,看上去就像四十多岁,可如今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用帕子捂着嘴低声的抽泣着。
“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一向运筹帷幄,总是波澜不惊的祝丞相,也露出了哀痛的神色,“如今只有我们祖孙三人,我也不必顾忌,陛下龙体欠安,太医都束手无策。我儿长安,今年才十八岁,就要……”就要被送到那吃人的皇宫里去消耗一生吗?
祝长安,是祝夫人在长女诞下太子三年之后,老蚌生珠,生下的第二个女儿,祝丞相虽然遗憾不是儿子,却也视如掌上明珠,皇后对这位小妹妹更是疼爱有加,常在幼小的太子耳边说他长大以后要保护小姨。
太子在祝家五年,在韩夫人身边,和这位比他还小的姨母同吃同睡,又因为他聪慧早熟,相处中总是他照顾长安,抛开名分,二人更像是兄妹。
即使离开祝家之后,每月太子都会来探望外祖,虽然年纪渐长之后,男女有别,他和小姨母没有小时候亲近,可还是照顾得很周详,得了什么新鲜玩意,也不忘给丞相府里送一份。
“外祖,事到如今,连林元帅这样信守承诺的人,都上门主动退亲了,事情已经没有再转圜的余地了。”楚夜澜神色不定。
一切起因都是陛下重病,太子监国,恰逢陛下五十高寿,虽然皇后已故,但礼不可废,各家命妇都到宫中参拜。祝夫人带着小女儿长安入宫,参拜之后,随着其他命妇一起游览御花园,却偶然碰到了陛下。
然后宫中就传出了,祝氏一门,要出两位皇后的流言。
祝丞相本以为是宫中的人想对付他,本来也不甚在意,只是前几日,长安从小定下的亲事,大元帅林风谷的长子,林琅,他驻守边关,只等这次回京述职就把婚礼办了。林元帅亲自上门,负荆请罪,退掉了这门亲事,祝丞相才慌了,急忙往宫里递消息,邀太子一叙。
楚夜澜也是后悔,为什么偏偏让姨母和父皇碰上了?
父皇近年身体不适,吃了不少药也不见大好,太子悄悄问过靠得住的太医,说皇帝近年沉溺后宫,在房事上不知节制,如今已是油尽灯枯之像,时日无多。
太子真的不懂父皇,说他对母后情深,可母后仙去之后,他就流连后宫,年年广纳妃嫔,还给他弄出了不少弟弟妹妹,如今有几个虎视眈眈的盯着他太子的位置。
可要说他无情,那日碰见姨母之后,当场就落了泪,拉着姨母的手叫着母后的名字。事后更是说要让姨母进宫,封为皇后。
“你是如何打算的?”比起一直沉浸在悲痛之后的祝夫人,官场上浸淫多年的祝丞相已经开始盘算这庄不能回绝的婚事,能带给祝家多少好处。
“外祖父,”楚夜澜一掀衣摆,给祝丞相夫妻跪下,祝夫人也顾不上哭了,慌忙过来要将他扶起。
“你这孩子,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直说就好,你堂堂太子,金贵之躯,哪能随便给人跪下!快快起来!”祝夫人拉着太子的手要将他拉起来。
“外祖母,我知道你们二位都心疼小姨母,如果可以,我也不想让姨母进宫,可圣意难为,父皇是铁了心要让姨母进宫。我现在的处境,外祖父你知道得最清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