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河两兄弟激动的脸都红了,“叔,成了!”
老支书一拍大腿,“成了就好,成了就好啊!”
“叔,不仅省供销社,连省政府的采购员,都跟我们订货了,价格和供销社一样。”
支书双手微颤,似乎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你说真的?”大队长问。
“是真的,省里的专员已经在县里招待所,明天一早就来咱们糖厂。”
“好,好啊!咱们好好招待!”
听着几人的对话,明澜的心也放下了。
不枉费她吃了那么多的糖。
……
隐藏在人群里的孟晓惠,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担忧。
她是学了明澜那些饼干的技术, 又学着沈明澜在饼干里,加了什么松子仁,瓜子仁在里面,饼干销量才高,才在凤山糖厂站稳脚跟的。
孟晓惠心中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将明澜的技术学会,她才能继续在城里过好日子。
可她已经离开糖厂,该怎么学呢?
孟晓惠视线放到了伯父家的堂姐身上,应该是有机会的。
可孟晓慧不知道,云山村的人,现在防她就跟防贼一样,根本不可能泄露任何关于糖厂的消息给她。
……
省城专员在糖厂考察了三天,当场就和云山糖厂签订了采买协议。
明澜和支书正在研究协议,沈二楞就陪着省政府的李专员说话。
李华茂去了那么多地方和单位,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组合。
一老一少当主心骨,外加一个外憨内精的大队长,倒是把这小小的生产队,经营的有声有色。
支书:“李专员,这协议没问题的,我们可以按时将货送到省城。”
“那就好,我在省城等你们,听说你们生产队的云梗9号,产量高,味道还好?我能私人跟你们买一点吗?”
支书有些纠结:“李专员,这都年关了,不算是新米了,你还要吗?”
“我知道,没关系,我要的不多。”
……
李专员离开的时候,视线放在明澜身上,说道:“小姑娘有时间去沿海走一走,你们糖厂产品好,但还是要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
“谢谢李专员指点,我们也正在寻找和沿海的合作机会,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支持。”
李专员盯着明澜,小姑娘是真的在考虑这些事情,不是信口胡说,也不是溜须拍马。
“我会将你们的诉求,汇报到省里。”
“谢谢李专员。”明澜说道
其实,李华茂这次从省城来到凤山,并不单单是为了进行年节采购。
凤山大地震之后,首都各级领导都指示:省政府要全力以赴组织灾后重建。
这几次省级会议上,听的最多话 ,就是要钱。
只要有钱,才能重建。
虽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现在全国都在搞建设,省里的钱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不管是首都,还是省政府,批拨下来的专项款,真的不少。
可现在看来,整个凤山县 ,与省里各级领导的期望相差甚远。
可这时候,云山糖厂走进了省政府的视线,一个饱受震殇的地方,竟能和省城供销社达成合作。
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云山村不仅在地震中伤亡最少,自行完成救援,还能援助其他生产队,甚至重建工作都是自己完成的。
这简直就是典范,是整个灾区学习的典范。
全省那么多的糖厂,省城的糖厂还能给更优惠的价格,可省里越过他们,和云山糖厂合作,深意正是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