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了食堂的事情。

“我听说你们以前在锁子沟就曾搞过食堂?”

他一说,叶蓠一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到了要做食堂的时候了。

叶广祥点头:“我们以前搞的是农忙食堂,农闲的时候各回各家吃饭。”

张牧给叶广祥递了一支烟:“今年,你们把食堂搞起来吧。各家各户的锅和菜刀,包括各种金属物,全都交上来。”

叶广祥接过烟,沉吟了一会儿:“行!我们今年就搞。”

吃饭饮食习惯不一样,可以克服。

也必须克服!

上交各种金属物,这是大势。

抵抗不了。

听到要上交金属物,大家都接受不了。

乱纷纷的来找叶广祥。

叶广祥只是几句话,就把大家全部劝了回去:“多做事,不抱怨!”

“想想咱们每年从肉苁蓉上面能挣多少钱?想想咱们的甜菜。”

“必须得交!如果不交,我就过去强行没收。相信我,这是为你们好。”

虽然有些年轻人不理解,但是那些经历过战争的老人,心里都多多少少有点明白。

把年轻人全部拉回去,不许他们多说话。

很快,叶广祥把各种金属物拉到张牧面前,请他验收。

张牧挑了一下大拇指:“还是你省心。”

叶广祥笑了一笑,没有多说话。

回去之后,叶广祥就宣布食堂正式启动,各家各户上交口粮,然后千年渡按上交口粮的多少发粮票。

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持粮票拿饭菜。

所有人的饭菜都是一样的。

孕妇和产妇可以加餐。

年轻人刚想说话,刚想发表生活习惯不同的意见。

就被自家的长辈一巴掌给打了回去。

不许他们多说话。

“一天三顿能吃饱就行,不惹事,不找事!现在比以前要好多了,以前只要粮食欠收,粮价就会疯涨。”

“今年的粮价还和去年一样,都是九分钱一斤,已经很感恩戴德了。”

“大家都吃一样的饭,谁也不比谁多吃一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大爷大娘们都是同样的想法。

就连搭伙在食堂吃饭的工程一队都感慨:千年渡的村民确实很省心。

天气稍微暖和一点,灌溉大井里的冰层渐渐融化。

千年渡又忙着进行春浇。

工程一队的勘探继续进行,带着够吃好几天的口粮,进入更深一些的沙漠中。

茹仙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开始准备生产事宜。

廖漱雪整天紧张的不得了,什么活也干不下去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围着茹仙转。

只要茹仙有任何一点动静,他一蹦三尺高。

比茹仙还要紧张。

古丽大婶干脆把廖漱雪赶出屋,她陪着茹仙住:“再让漱雪这样咋乎下去,孩子还没生出来,我就被吓死了。”

廖漱雪委委屈屈的抱着大黑的脑袋诉苦:“黑哥,茹仙肚子里可是我的孩子,你说我能不紧张吗?你说要是磕着碰着,我能不心疼吗?”

大黑抬起眼睛看了看廖漱雪,口里嚼着的草料突然有些不香了。

孩子?

孩子是个什么玩意儿?

廖漱雪为什么这么紧张?

从这天起,大黑就深沉了许多。

快到生产前的几天,廖楚欣也住到了茹仙屋里。

和古丽大婶一起照顾茹仙。

一天早晨,太阳还没升起,公鸡还未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