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这种东西不好存放,也不太好运输。”李三珍叹了口气,“咱们用的东西要从内地运过来,先走火车到兰州站,火车上还好说。下了火车用汽车运的时候,难免会破损。”

这个时候没有泡沫,最多也就是塞点麻绳和锯末。

玻璃瓶一旦碰撞,就会破裂。

所以,在驻地,墨水都是很稀有的东西。

叶蓠连忙进商城,又买了两瓶墨水,花了16元。

数字币(E-CNY)金额:7万6938元。

和廖楚欣一起进了地窝子,又拿出一个小煤油瓶:“这是我们剩下来的墨水,都送给你们了。”

“这怎么好意思。”虽然这么说着,李三珍依旧接过来。

只要是记账,就少不了要用钢笔。

墨水实在是太珍贵了。

“没啥的,我们用不上。”廖楚欣抿唇笑。

看着李三珍把墨水当成宝贝,用麻绳一层一层缠起来,叶蓠有些心酸。

想了一想,她问小落:“怎样自制墨水,你知道吗?”

“对于你来说,最合适的制作方式,就是灯煤墨水。”小落发过来一张纸。

配方:水、牛皮胶、灯煤、酒精、液体石碳酸少量。

制法:先将牛皮胶加水,加热使之熔化,然后将灯煤加入搅拌使溶解。

同时将冰片溶于酒精中,当牛皮胶溶液中加入灯煤后搅拌至适当程度时,将溶有冰片的酒精加放,除火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液体石碳酸搅匀即成。

灯煤就是把瓶子罩到煤油灯上面,得到的煤灰。

叶蓠一看制作过程,就知道没戏。

酒精和冰片的价格都要超过墨水的价格了。

为了制作一点墨水令煤灯长时间燃烧,那更是浪费。

“我们其实也是自制墨水的,不过是用植物做的。”李三珍笑着和叶蓠说起自制墨水:

“用苋菜的叶子煮出来的水,然后这些水再继续煮,煮到只剩一点时,就成红墨水了,拿毛笔沾着写,挺好。”

“就是不持久,几年后就越来越淡了。”李三珍叹了口气,“平时拿来用可以,但不能记账。”

“还有土豆汁,发酵后会变成黑色,在太阳底下晒上几天,也能拿来写字。”李三珍哈哈一笑,“我们钢笔里,是土豆汁。”

烧柴要砍树,或者捡树枝。

大家不舍得用煤,煤都省出来给工厂烧锅炉用了。

将一大锅汁煮成一小碗,要费很多柴。

哪舍得煮哦……

所以,大多都是晒的。

不仅墨水舍不得,就连钢笔他们也都是自制的,笔杆是木头,里面塞点棉花做笔囊,用的时候沾点水,就能出墨。

笔尖是用弹壳磨出来的,还细心的磨出来墨线。

李三珍将自己的自制钢笔给叶蓠看,很是得意:“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把这门手艺教给你。”

叶蓠看着李三珍手里的自制钢笔,很是心酸,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幸好兰新铁路62年就要建成了,那时,团场墨水和钢笔的问题就能解决。

“团场是真苦啊。”廖漱雪听到李三珍说的这些,也觉得难受。

“比以前的日子要好多了。”李三珍想起当年,“我很小的时候爹娘就死了,我和我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地主的老子娘死了,要让我和我妹陪葬,说啥金童玉女的。我就和我妹逃出来,正好遇到部队……”

“我那时小,背着部队的锅跟着部队跑,一边跑一边摘野菜。部队休息我做饭,部队打仗我煮汤。”

“我妹去学医,说要当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