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喜林越发走快了,笑道:“没事,我儿子皮实得很。”

才一岁半就皮实了?顾青云一看,只见庞喜林的儿子正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一点也看不出害怕。

“还是抱着吧,他还那么小。”等简薇和他见礼后,顾青云劝他,“小心回去弟妹说你。”

这话一说,庞喜林只好把儿子抱下来,让他和小石头一起玩,一边问道:“你们也来了?”

顾青云点点头:“春光正好,不能辜负。”

两人相视一笑,简薇见他们要聊天,就走去前面看着小鱼儿他们。

“你准备下地方了?”顾青云看着他,想起听到的小道消息,现在见到真人,就赶紧问道,“还是到大县去做知县?你现在是正七品,到地方任职应该不止是县令啊,当个同知都可以。”按照惯例,京城下地方任职,会升一级任用。

庞喜林点点头,道:“连你都听说了。”

“你在翰林院的势头很好,何不做多几年,等以后外放为知府岂不是更好?”这三年来,两人的交情很深,顾青云才会说这些。

庞喜林摇摇头,道:“总要到地方去的,对我而言,早比迟好。”现在朝廷有个潜规则,想入阁就得有地方经历,不像以前,只在京城这一地做官就可以一直往上升。

顾青云想起庞喜林的情况,隐隐有着猜测。

第113章 怨念

庞喜林和他一样是农家子, 是寒门,底蕴不深, 即使金榜题名了, 顾青云认为如果他没有其他额外收入的话,家里最多是一般的乡绅人家。

他听说庞喜林家人众多,同一个祖父下来的上上下下有二三十口人, 这样一来,应该不会有多富裕。即使他现在娶了白烨白大人的女儿,嫁妆多。可即便如此,以庞喜林的为人和自尊,定然不想动用妻子的嫁妆。

平时庞喜林都有兼职的, 他作为探花,有过目不忘之能, 在民间的名气很大, 偶尔会有商人来找他题字之类的,润笔费比他们这一科的进士都高。

他考中进士后,他家乡的爹娘哥哥嫂嫂弟弟妹妹等十几口人都一起跟来京城生活,日子据说过得颇为拮据, 而且妻子还和家人时不时有矛盾。

这是简薇在参加宴会时探听到的,听说后让顾青云叹息不已。

生活习惯不同的人挤在一个屋檐下, 如果不相互宽容理解的话, 的确很容易产生矛盾。就好像一开始他娶妻时想的就是门当户对。

后来他娶简薇为妻,一开始也会担心爹娘和简薇相处不来。幸亏他的运气比较好,爹娘和简薇都是和善之人, 加上一成亲没多久就分开住,直到现在都是如此,这才没闹出什么大矛盾来。

想到这里,顾青云对于庞喜林的选择很是理解,肯定是在京城生活有压力了,想下放到地方,当然,也是一种锻炼,于是点头道:“喜林兄,那你准备到哪个县?”喜林是他的字。

庞喜林看了一眼正在跌跌撞撞跟在小鱼儿身后的儿子,叹了口气:“现在没还有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穷乡僻壤。”

顾青云一笑,如果是穷乡僻壤的话,那就是被发配了。有白大人在,怎么都不会落在那些小县上,估计是哪个富裕点的大县,或容易出政绩的地方,总会有人为他参考的。

“慎之,我发现真正考上进士,也不能一切都好,还是有很多烦恼,人心易变。”庞喜林的神情有些烦躁,他正正一下自己头上的木冠,继续道,“这次我到地方上任,就让我爹娘就带着兄弟姐妹们回家。”这样的压力会小一些。

“这样挺好的,在京城居住可能他们也不习惯。”顾青云应和一句,他去过庞家几次,知道他的亲人都不会说官话,是到京城后才慢慢学会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