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臣则早已离开。

他暗自佩服,皇帝表现出来的是,他非常重视他们,能在这里坐一个时辰,真的算是他亲自主持了。难怪他下令考试及第后,考生们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所有及第的人都会成为天子门生。

顾青云看着自己的卷子,再重新审读一遍,发现该避讳的地方已经避讳了,结构合理,字数也符合要求,两千字多一点点,认为还算是完美,完全发挥出自身的水平。

等所有的卷子都晾干后,他想了想,抬头一看,一大半的人都交卷离开了,特别是前十名的早就不见人影,看看时间,还剩下不到两刻钟。

他的速度竟然这么慢?应该是刚才修改的时候用的时间太长了,毕竟要压缩,还要留有侧重点,花费的时间比别人长。

仔细把草稿看了一遍,没发现有不好或不该出现的文字,顾青云这才收拾好自己的笔墨纸砚,整齐地把东西放入考篮,最后举手示意自己交卷。

见太监在自己面前把试卷糊名后,顾青云这才提起考篮,不敢看前面的皇帝,忙安静地在一名太监的指引下退出保和殿,一直走出宫门。

宫门外不远处停有几辆马车,其中一辆就是方家的。

“叔,你出来了。”顾三元看了一眼守门的军士,小声说道,“我们赶紧回去吧。”

顾青云点点头,钻进马车,放好考篮后就疲惫地半躺在柔软的垫子上。

顾三元跟着钻进来,他对这段路不熟,怕惹麻烦,赶车的是方家的车夫。

“叔,你今天有点迟啊,日头都快落山了,我见很多人比你先出来,都把我们给急死了。”顾三元倒了一杯热水递给他。

顾青云摇摇头,道:“先不喝,赶紧回家。”一天都没方便过了,现在一点都不想喝水。

顾三元没有说什么,只好把水倒回去,忧心忡忡说道:“叔,你考得怎么样啊?”是不是出来的越快考得就越好?那阿叔到底考得如何?他本来很有信心的,可一见到那些提前出来的老爷们就觉得心有不安。

“应该不怎么样。”顾青云好半响才回答。当他走出宫门的那段时间,他仔细想了想,貌似他提出的海权观点太超前了,当前的人们根本没有海权的观念,可能阅卷官和皇帝根本不会重视,那名次就不会高。

他穿越前对这些军事之类的根本就没兴趣,只是或多或少都被动地接受过这类信息,其中的海权论他有点点印象,这才用自己的理解写下海权的概念和看法,只想着能让国家更加重视海洋,他不想让自己的国家经受平行时空所受到的那些屈辱。

可现在看来,自己写的东西可能不会引起重视,还不如等他以后有一定的影响力再写出来呢。

失策了!

一想到这里,顾青云就后悔得很,不知道他当时在考场上是怎么想出来的,还觉得自己写得很有新意,一定能得高分。

顾三元顿时不敢说话了。

顾青云闭着眼睛没有说话,心里很是难受,觉得自己这次应该是考砸了。

临门一脚出现这种事情,让他很不舒服,虽然这只是他的猜测。

此时内心后悔的他并不知道,三百多年后,他的这篇策论得到了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他对海权这一概念的创建,体现出巨大的理论价值,对当时的世界和后世历史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